操作手册的目的、传统的产品操作手册弊端、如何设计优质手册

操作手册是详细描述软件的功能、性能和用户界面,使用户了解到如何使用该软件的说明书。很多时候,当我们对产品的某个功能感到困惑时,往往需要一份操作手册来帮助我们解答疑惑。

何为操作手册,官方的定义如下:操作手册是详细描述软件的功能、性能和用户界面,使用户了解到如何使用该软件的说明书。

看起来很简单,就是只要说明软件的功能,并让你的用户知道如何使用即可。描述软件的功能的粒度可大可小,大到模块级别,小到按钮级别,那怎样的一种粒度是用户最能接受的呢?

本篇文章中,小编就对操作手册的目的、传统的产品操作手册的弊端、以及如何设计优质手册方法三方面为大家进行分析。如果您负责的产品属于B端产品或者BtoC产品中的B端侧,记得阅读后收藏哦。将给您的产品运营工作带来诸多好处。

一、设置操作手册的目的

操作手册编写的目的,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

  1. 提高用户使用平台的操作性,让用户成为你产品的主人,服务于你的用户才能产生价值;
  2. 减少运营人员解答不必要的问题的时间。例如,所有人都问相同的问题,那么他就应该出现在操作手册上,或者帮助模块中。

二、传统的操作手册的弊端

2.1内容上未从观看者的角度去编辑

传统的操作手册一般是由偏向工科的技术人员或者产品经理来制作完成的,他们往往都是以一个开发者的角度对整个系统进行解释和描述,虽然产品的整体性叙述完整,但这些真的是用户想要的么?或者这些真的是用户所关心的么?

显然不是的,操作手册的意义就是当用户遇到产品问题时,能通过便于理解的文字了解产品的操作,帮助其继续完成体验过程。传统的操作手册太具制作者的主观性,缺少了用户思想的带入从而使手册知识个摆设品缺乏了实用价值。

2.2展现形式上缺乏易读性

传统的操作手册,多以word、pdf的形式将产品的整个内容放在一起进行存储。这种不利于分享的形式给用户的阅读带来了诸多的困扰。不利于内容的传播。

  1. 不便于分享查看:用户要想查看内容需要下载整个word/pdf文档,以现在用户的使用习惯性来看,如果真的不是非常急于使用该产品都放弃了。而且

你可能感兴趣的:(帮助中心,产品手册,产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