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_simulink仿真BLDC无刷直流电机 转速电流双闭环 调速系统

matlab/simulink仿真BLDC无刷直流电机 转速电流双闭环 调速系统

matlab_simulink仿真BLDC无刷直流电机 转速电流双闭环 调速系统_第1张图片
以下文字及示例代码仅供参考

文章目录

      • 一、为什么需要“转速-电流”双闭环?
      • 二、系统整体架构
      • 三、在 Simulink 中搭建步骤
        • 3.1 新建模型与库引用
        • 3.2 电机本体
        • 3.3 电流采样与 Clarke/Park
        • 3.4 电流环 PI 设计
        • 3.5 转速环 PI 设计
        • 3.6 SVPWM 与逆变器
        • 3.7 速度给定与负载
      • 四、一键运行脚本
      • 五、结果解读

【标题】
Matlab/Simulink 无刷直流电机(BLDC)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建模与仿真


一、为什么需要“转速-电流”双闭环?

BLDC 电机本身是“多变量、强耦合”系统,单纯的速度环在大惯量或快速加减速工况下极易出现电流冲击、转速超调甚至失步。
采用“转速环(外环)+ 电流环(内环)”的经典串级结构,可获得:

  • 更快的动态响应
  • 更低的电流谐波与转矩脉动
  • 对负载扰动与参数漂移的强鲁棒性

二、系统整体架构

环 路 任务 控制器 采样/执行频率
转速环(外) 产生电流参考 iq* PI 1 kHz
电流环(内) 令相电流跟踪 iq* PI + 抗饱和 10 kHz
功率级 三相全桥 MOSFET SVPWM 10 kHz

三、在 Simulink 中搭建步骤

3.1 新建模型与库引用
new_system('BLDC_DualLoop');
open_system('BLDC_DualLoop');
3.2 电机本体

采用 Simscape Electrical 提供的 BLDC 模块,双击设置:

Number of pole pairs        = 4
Stator phase resistance Rs  = 0.6 Ω
Stator phase inductance Ls  = 1.4 mH
Back-EMF constant Ke        = 0.065 V/(rad/s)
Inertia J                   = 1e-4 kg·m²
Friction Bm                 = 1e-5 N·m·s/rad
3.3 电流采样与 Clarke/Park
  • Current Sensor 测得三相电流 ia, ib, ic
  • Clarke 得到 iα, iβPark 得到 id, iq
3.4 电流环 PI 设计
% 电流环带宽取开关频率的1/10 即1 kHz
wc_i = 2*pi*1000;
Kp_i = wc_i * Ls     % 1.4e-3 * 2*pi*1000 ≈ 8.8
Ki_i = wc_i * Rs     % 0.6 * 2*pi*1000 ≈ 3.8e3

在 Simulink 中拖入 Discrete PI Controller,设置 Kp = 8.8Ki = 3800,输出上下限 ±12 A(抗饱和)。

3.5 转速环 PI 设计
% 目标带宽 50 Hz
wc_n = 2*pi*50;
Kp_n = 0.9 * J * wc_n / Ke   % ≈ 0.9*1e-4*314/0.065 ≈ 0.43
Ki_n = 0.9 * Bm * wc_n / Ke  % ≈ 0.9*1e-5*314/0.065 ≈ 0.043

同样使用 Discrete PI Controller,采样时间 1 ms,输出上下限 ±10 A(即 iq* 限幅)。

3.6 SVPWM 与逆变器
  • SVPWM Generator 输入 Vd*, Vq*(这里令 Vd* = 0,FOC 简化实现)
  • 三相逆变器选用 Universal Bridge,器件选 MOSFET,直流母线 48 V。
3.7 速度给定与负载
  • 给定 n* = 1500 rpm(≈ 157 rad/s),通过 Step 模块在 0.2 s 从 0 → 1500 rpm。
  • 负载转矩 TLStep,0.4 s 时从 0 → 0.3 N·m。

四、一键运行脚本

把下面脚本保存为 run_BLDC.m,放在模型同目录:

%% 参数一次性写入模型
model = 'BLDC_DualLoop';
load_system(model);

% 电机
set_param([model '/BLDC'], 'Rs',  '0.6');
set_param([model '/BLDC'], 'Ls',  '1.4e-3');
set_param([model '/BLDC'], 'Ke',  '0.065');
set_param([model '/BLDC'], 'J',   '1e-4');
set_param([model '/BLDC'], 'Bm',  '1e-5');

% 电流 PI
set_param([model '/Current PI/Kp'], 'Gain', '8.8');
set_param([model '/Current PI/Ki'], 'Gain', '3800');

% 转速 PI
set_param([model '/Speed PI/Kp'], 'Gain', '0.43');
set_param([model '/Speed PI/Ki'], 'Gain', '0.043');

% 仿真步长
set_param(model, 'FixedStep', '1e-4');
set_param(model, 'StopTime', '0.6');

sim(model);

五、结果解读

  1. 启动阶段(0–0.2 s)
    电流环以 10 A 限幅给电机加速,转速平滑爬升,基本无超调。

  2. 稳态阶段(0.2–0.4 s)
    转速稳在 1500 rpm,iq 电流 ≈ 0.15 A(空载补偿摩擦)。

  3. 负载阶跃(0.4 s)
    负载 0.3 N·m 突加,转速跌落 < 30 rpm,恢复时间 ≈ 60 ms,iq 电流阶跃至 4.6 A,与理论 TL/Ke 吻合。


你可能感兴趣的:(仿真模型,电力系统,matlab,开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