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易经读懂中华文化(97)革卦

《易经》第四十九卦 革 泽火革 兑上离下

卦象结构:兑上离下

卦名:革卦泽火革

革,象形字形为被剖剥下来的兽皮。本义为去毛的兽皮。引申为:去除、更改、变革。

《说文解字》:“革,兽皮治去其毛。”革除。

《玉篇》:“革,改也。”改革、变革、革命、革故鼎新

卦象自然属性看,兑上离下,兑为泽,离为火。火涸泽水,泽水灭火,水火相克相息,革除之象。

卦象人文属性看,古代已掌握了先浸泡去毛,再火烤烘干这最基本的制革工艺。泽火,制革工艺之象。

卦象取名为革卦,泽火革。


《易经.序卦传》: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

凿地取水,为了能打到更深的地下水源,打井的方法和工艺也在不断的进步和改进(井道不可不革),革为革新、改进。

井,改邑不改井,用时长了,成为旧井无禽,也不得不改。要么放弃(时舍也),要么整修、整改、整新(井道不可不革)。井卦之后就是革卦(故受之以“革”),革为革故取新。


革卦卦辞及彖传:

革,己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革故取新,六日乃成(己日乃孚)。以诚信顺应天道以六日一个循环。

“己日”,第六日。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己排第六。

乾卦“大明终始,六位时成”。乾元以六数为一个周期。

复卦“七日来复,反复其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庚辛)。

革故取新,暗合乾道变化,顺天应人,元亨利贞,悔无。


《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己日乃孚,革而信也。 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革卦,兑上离下,泽上火下。水性下,火炎上,水火相息,变革之象。

兑为少女,离为中女,二女同居,人各有志,志不同则不相得(其志不相得),改变之象。

《易经.系辞传》:“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人心不信,虽强行革之,亦不能成。(己日乃孚,革而信也。)。革而信之,立信、通志。

“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

“是以,明以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识事理。

“天下文明,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除弊兴利,顺时势而革(文明以说,大亨以正)。

“革而当”,当其可之谓时,趋时则人心安(其悔乃亡)。

“礼以时为止”,“圣人不能生时,时至而不失之。”顺时应势,奉时行事,顺天应人,革之时大矣哉。


《象》曰: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革卦,兑上离下(泽中有火)。兑为悦,离为明。文明以悦,顺天应人,革新之象。

君子制定历法,以明四时轮序,物之所以有而不绝者,以其动之时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懂易经读懂中华文化(97)革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