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磁盘管理、文件系统、VLM和配额:从基础到实战指南

在 Linux 系统运维中,磁盘管理是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的核心环节。无论是服务器扩容、新硬盘挂载,还是灵活调整存储空间,都离不开对磁盘分区、文件系统和逻辑卷的深入理解。本文将从磁盘基础讲起,逐步解析分区策略、文件系统创建、挂载管理及 LVM 逻辑卷技术,助你轻松驾驭 Linux 存储管理。

一、磁盘基础:机械与固态

计算机的存储核心是硬盘,从存储介质上可分为两类:

  • 机械硬盘(HDD):依靠盘片旋转和磁头读写数据,内部由盘片、磁头、主轴等机械部件组成。其逻辑结构包括磁道(同心圆轨道)、扇区(磁道上的弧段,最小存储单元,通常 512Byte)和柱面(不同盘片相同编号磁道的集合)。
  • 固态硬盘(SSD):基于闪存芯片存储数据,由主控芯片、缓存芯片和闪存芯片组成,无机械部件,读写速度快、抗震性强,但存在写入寿命限制。

二、分区管理

新硬盘必须经过分区才能使用,分区方式和类型的选择直接影响存储效率。

1. 两种分区表:MBR 与 GPT

  • MBR 分区:支持最大 2T 磁盘,最多 4 个主分区(或 3 主 + 1 扩展分区),扩展分区内可创建多个逻辑分区(编号从 5 开始)。
  • GPT 分区:支持 2T 以上磁盘,最多 128 个主分区,无需扩展分区,需 64 位系统支持。

2. 分区类型详解

  • 主分区:直接存储数据,可安装操作系统,最多 4 个(MBR 模式)。
  • 扩展分区:作为逻辑分区的 "容器",本身不能存储数据,仅 1 个。
  • 逻辑分区:建立在扩展分区内,用于存储用户数据,数量几乎无限制。

3. 分区工具实战

  • fdisk:用于 MBR 分区,支持交互操作(n新建、p查看、w保存)。
  • gdisk:用于 GPT 分区,步骤与 fdisk 类似,但需指定分区类型 ID(如 Linux 文件系统为 8300)。

三、文件系统:数据存储的 "规则手册"

分区后需格式化(创建文件系统)才能使用,不同文件系统有不同特性:

1. 常见文件系统类型

  • ext 系列:ext2(无日志)、ext3(带日志)、ext4(支持大文件和快速恢复)。
  • XFS:高性能日志文件系统,适合大文件和高并发场景,支持在线扩展。
  • Btrfs:支持快照、数据校验和 RAID,适合需要高级特性的场景。
  • Swap:虚拟内存分区,缓解物理内存不足,建议大小为内存的 1.5-2 倍。

2. 创建文件系统命令

  • mkfs:格式化分区为指定文件系统,如mkfs.xfs /dev/sdb1(XFS)、mkfs.ext4 /dev/sdb2(ext4)。
  • mkswap:创建 Swap 分区,如mkswap /dev/sdb5(需先将分区类型设为 82)。

四、挂载与卸载:让系统 "访问" 磁盘

分区和文件系统就绪后,需挂载到目录树才能被访问。

1. 临时挂载

mount命令将设备挂载到目录:

mkdir /data  # 创建挂载点
mount /dev/sdb1 /data  # 挂载sdb1到/data
  • 挂载光盘:mount /dev/cdrom /media/cdrom(只读)。
  • 挂载 ISO 镜像:mount -o loop CentOS.iso /media/mnt

2. 永久挂载

配置/etc/fstab实现开机自动挂载,格式:

设备名  挂载点  文件系统  权限  备份标识  检查标识
/dev/sdb1  /data  xfs  defaults  0  0
  • defaults包含读写、异步等默认权限。
  • 配置后用mount -a刷新挂载。

3. 卸载命令

umount解除挂载,建议通过挂载点卸载:

umount /data  # 卸载/data挂载点

五、LVM 逻辑卷:灵活调整存储的 "黑科技"

LVM(逻辑卷管理)通过抽象物理存储,实现空间动态调整,适合存储需求多变的场景。

1. LVM 核心组件

  • 物理卷(PV):物理硬盘分区,需格式化为 LVM 类型(ID=8e)。
  • 卷组(VG):多个 PV 的集合,视为 "逻辑硬盘"。
  • 逻辑卷(LV):从 VG 中划分的 "逻辑分区",可直接使用。
  • 物理区域(PE):PV 的最小分配单位(通常 4MB),同一 VG 内 PE 大小一致。

2. LVM 实战步骤

  1. 创建 PVpvcreate /dev/sdc1(将分区 sdc1 转为 PV)。
  2. 创建 VGvgcreate myvg /dev/sdc1(将 PV 加入名为 myvg 的 VG)。
  3. 创建 LVlvcreate -L 4G -n mylv myvg(从 myvg 创建 4G 的 LV mylv)。
  4. 格式化与挂载mkfs.xfs /dev/myvg/mylvmount /dev/myvg/mylv /test
  5. 动态扩容lvextend -L +2G /dev/myvg/mylv(给 mylv 增加 2G)。

六、 Linux磁盘配额

1.添加一块新的硬盘,重启后,分区出sdb1

2.创建文件系统

3.配置自动挂载,同时配置磁盘配额选项

重启后查看

4.创建quota配置文件

5.添加测试用户,启动配额管理

6.修改quota配置文件

edquota -p quota1 quota2:2复制1的配额命令

Ctrl+x进行保存退出

7.修改挂载目录权限,并进行测试

chmod 777 /root/data

dd if=/dev/zero of=/opt/ddtest.txt bs=10M count=12 #转换文件10M文件连续12次到目录

dd 命令是一个设备转换和连续复制命令 if= 指定输入设备(或文件) of= 指定输出设备(或文件) bs= 指定读取数据块的大小 count= 指定读取数据块的数量 /dev/zero “零”设备文件,可以无限的提供空字符。常用来生成一个特定大小的文件。

edquota -t 可以修改警告/宽限期时间

8.查看配额

quota -u quota1

总结:存储管理的 "黄金法则"

Linux 磁盘管理的核心是 "分层管理":从物理磁盘到分区,再到文件系统和挂载,每一层都有明确的规则和工具。LVM 技术则打破了传统分区的空间限制,让存储调整更灵活。

无论是服务器初始化配置,还是后期扩容维护,掌握本文的知识点都能让你从容应对。记住:分区前规划容量,选择合适的文件系统,善用 LVM 应对变化,是保障系统存储高效稳定的关键。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运维,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