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数据库硬件-存储篇

本文在绿泡泡“狗哥琐话”首发于2025.2.19 <-关注不走丢。这部分的开头提到了SMR,也就是叠瓦式磁盘。这玩意儿NAS党应该知道不是个特别好的东西,因为它的物理结构比较特殊,磁头去写数据的时候会导致另一个磁道的数据也会写到,所以一批写下去以后,很多数据要全部重写一遍。
未来数据库硬件-存储篇_第1张图片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这种就是适合大量数据低频率的写入,频率一上来IO马上打满,所以比较适合冷数据的存放。 刚提到的是HDD的玩法。那在SSD上呢,也存在分区式SSD,众所周知,SSD如果搞随机写入是会有写放大的问题的(可以看我之前讲时序数据库里的内容),那这种分区式SSD呢,相当于搞了几个区域,在里面做顺序写入,写满了就整理到别的区域去。
未来数据库硬件-存储篇_第2张图片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如果说前两者是对专门的硬件做优化,这个就是一个偏通用的方案。 而在2023年,google和meta合作提出了一个叫做(Flexible Data Placement, FDP)的方案。
未来数据库硬件-存储篇_第3张图片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一句话讲清楚——这个技术允许数据根据当前的需求、使用频率等因素动态调整其存放位置,以便更快的读取,更好的利用空间。这时有人会说这个技术没什么用啊,很多负载都是不可预估的。不一定,比如离线数仓的加工,都是定期调度的,一环接一环,这种场景下就很合适有这项技术。其他的技术改进不涉及成本效率,而是增强存储设备本身的功能性。比如NVME增加了一个CAS指令,这样写入重复的数据可以通过CAS在驱动器来做掉,减少开销。三星也在推行KV-SSD这样的项目,把固态硬盘的数据模型从存储块变成KV来存储。做到简化软件栈并提高了整体系统的效率。从2025年来看,这个硬件是在一些较小领域里发光发热。因为KV存储只是存储领域很小的一个分支,很多相关生态不愿意花费精力去维护。而且应用层的数据搬迁也很麻烦。最后一个则是关于智能SSD的实现,它允许在SSD中嵌入任一计算能力,那这种做谓词下推的话性能是非常好的。
未来数据库硬件-存储篇_第4张图片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库云计算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