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中的几类运算符】

文章目录​​

文章目录

一、算术运算符

二、比较运算符

三、赋值运算符

四、逻辑运算符

附加知识 :

五、其他运算符

1.位运算符

2.成员运算符

3.身份运算符

总结


一、算术运算符

  • 加法(+):用于两个数值相加。例如,a = 5b = 3a + b 的结果为 8。也可以用于字符串拼接,如 "Hello," + "World" 的结果为 "Hello,World"

      示例:

a = 5
b = 3
result = a + b
print("求和", result)

a = "Hello"
b = "World"
result = a + b
print(result)

返回值为  求和 8
                HelloWorld

  • 减法(-):用于两个数值相减。例如,a - b 的结果为 2

       示例 :

a = 5
b = 3
result = a - b
print("求差", result)

 返回值为 求差 2

  • 乘法(*):用于两个数值相乘。例如,a * b 的结果为 15。对于字符串,可以实现重复操作,如 "Hi" * 3 的结果为 "HiHiHi"

        示例 :

a = 5
b = 3
result = a * b
print("求积", result)
print("Hi" * 3)

返回值为  求积 15
                 HiHiHi

  • 除法(/):用于两个数值相除,结果总是浮点数。例如,a / b 的结果为 1.6666666666666667

        示例 :

a = 5
b = 3
result = a / b
print("求除", result)

返回值为  求除 1.6666666666666667

附加知识 : # 计算机中的浮点数是不精确地

  • 地板除(//):用于两个数值相除,结果向下取整。例如,a // b 的结果为 1

       示例 :

a = 5
b = 3
result = a // b
print("求整", result)

返回值为  求整 1

附加知识 :# 结果值会变成int类型(当有小数出现时结果值会变成float类型)

  • 取模(%):用于获取两个数相除后的余数。例如,a % b 的结果为 2

       示例 :

a = 5
b = 3
result = a % b
print("求余", result)

返回值为  求余 2

附加知识 :# 当 m % n时 结果会有n种情况 
                   # 特殊 m % 2 可以用来判断一个数的奇偶性
                   #  m % n == 0 时 则表示m是n的整数倍

  • 幂运算()**:用于计算一个数的幂。例如,a ** b 的结果为 125,表示 5 的三次方。

       示例 :

a = 5
b = 3
result = a ** b
print("求幂", result)

返回值为   求幂 125

二、比较运算符

  • 等于(==):用于比较两个值是否相等或者字符串。如果相等,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示例 :

print("10" == "10")

返回值为 True 

  • 不等于(!=):用于比较两个值是否不相等。如果相等,返回 False,否则返回 True

        示例 :

print(10 != 2)

返回值为 True 

  • 大于(>):用于比较左边的值是否大于右边的值。如果是,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示例 :

print(10 > 11)

返回值为 False 

  • 小于(<):用于比较左边的值是否小于右边的值。如果是,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示例 :

print(10 < 9)

返回值为 False 

  • 大于等于(>=):用于比较左边的值是否大于或等于右边的值。如果是,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示例 :

print(10 >= 9)

返回值为 True 

  • 小于等于(<=):用于比较左边的值是否小于或等于右边的值。如果是,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示例: 

print(10 <= 9)

返回值为 False 

三、赋值运算符

  • 简单赋值(=):用于将右边的值赋给左边的变量。例如,c = a + b,将 a + b 的结果赋值给变量 c

  • 加法赋值(+=):等同于 c = c + a。例如,如果 c = 10,执行 c += a 后,c 的值变为 15

       示例 : 

a = 5
b = 3
c = 10
c += a
print(c)

返回值为  15

  • 减法赋值(-=):等同于 c = c - a。例如,执行 c -= a 后,c 的值变为 5

       示例 :

a = 5
c = 10
c -= a
print(c)

返回值为  5 

  • 乘法赋值(*=):等同于 c = c * a。例如,执行 c *= a 后,c 的值变为 50

       示例 :

a = 5
c = 10
c *= a
print(c)

返回值为  50 

  • 除法赋值(/=):等同于 c = c / a。例如,执行 c /= a 后,c 的值变为 2.0

       示例 :

a = 5
c = 10
c /= a
print(c)

返回值为  2.0 

  • 地板除赋值(//=):等同于 c = c // a。例如,执行 c //= a 后,c 的值变为 2

       示例 :

a = 5
c = 10
c //= a
print(c)

返回值为 2 

  • 取模赋值(%=):等同于 c = c % a。例如,执行 c %= a 后,c 的值变为 0

        示例 : 

a = 5
c = 10
c %= a
print(c)

返回值为 0 

  • 幂赋值(=)**:等同于 c = c ** a。例如,执行 c **= a 后,c 的值变为 100000

        示例 :

a = 5
c = 10
c **= a
print(c)

返回值为  100000 

附加知识 

# True 相当于 1   False 相当于 0
print(1 == True)
print(0 == False)
print(2 == True + True)
print(True > False)

返回值为  均为True

# 在 python 中 可以连续比较(只要有一个比较不成立,则判断为假)

print(10 > 8 > 9)

 返回值为 False

四、逻辑运算符

  • 逻辑与(and):如果两个操作数都为 True,则结果为 True,否则为 False

        示例 :   # 左侧为真, 则输出右侧        # 左侧为假, 则输出左侧

print(0 and 19)
print(10 and 11)

返回值为  0

                 11

  • 逻辑或(or):如果两个操作数中至少有一个为 True,则结果为 True,否则为 False

       示例 :     # 左侧为真, 则输出左侧         # 左侧为假, 则输出右侧

print(0 or 100)
print(1 or 2)

返回值为  100

                 1

  • 逻辑非(not):用于对操作数取反。如果操作数为 True,则结果为 False,反之亦然。

        示例 : 

print(not 0)
print(not 1)

返回值为  True

                 False

附加知识 :

优先级比较()括号可以改变优先级

算数运算符> 比较运算符 > 逻辑运算符 > 赋值运算符

五、其他运算符

1.位运算符

  • 按位与(&):对两个操作数的二进制形式进行按位与操作。只有当两个位都为 1 时,结果才为 1。例如,a = 60(二进制 0011 1100),b = 13(二进制 0000 1101),a & b 的结果为 12(二进制 0000 1100)。

  • 按位或(|):对两个操作数的二进制形式进行按位或操作。只要有一个位为 1,结果就为 1。例如,a | b 的结果为 61(二进制 0011 1101)。

  • 按位异或(^):对两个操作数的二进制形式进行按位异或操作。当两个位不同时,结果为 1。例如,a ^ b 的结果为 49(二进制 0011 0001)。

  • 按位取反(~):对操作数的二进制形式进行按位取反操作。例如,~a 的结果为 -61(二进制 1100 0011,注意补码形式)。

  • 左移(<<):将操作数的二进制形式向左移动指定的位数,左边空出的位用 0 填充。例如,a << 2 的结果为 240(二进制 1111 0000)。

  • 右移(>>):将操作数的二进制形式向右移动指定的位数,右边空出的位用符号位填充。例如,a >> 2 的结果为 15(二进制 0000 1111)。

2.成员运算符

  • in:用于检查某个值是否在序列(如字符串、列表、元组等)中。如果在,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例如,"H" in "Hello" 的结果为 True

  • not in:用于检查某个值是否不在序列中。如果不在,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例如,"h" not in "Hello" 的结果为 True

3.身份运算符

  • is:用于比较两个对象的内存地址是否相同。如果相同,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例如,a = [1, 2, 3]b = aa is b 的结果为 True

  • is not:用于比较两个对象的内存地址是否不同。如果不同,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例如,a = [1, 2, 3]b = [1, 2, 3]a is not b 的结果为 True


总结

Python 中有多种运算符,包括算术运算符、比较运算符、赋值运算符、逻辑运算符、位运算符、成员运算符和身份运算符。算术运算符用于基本的数学运算;比较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值;赋值运算符用于将值赋给变量;逻辑运算符用于逻辑判断;位运算符用于对二进制位进行操作;成员运算符用于检查值是否在序列中;身份运算符用于比较对象的内存地址。合理使用这些运算符可以使代码更简洁高效。。

你可能感兴趣的:(【Python 中的几类运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