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器管理总结

  • 分区存储管理

分区存储管理是早期的存储管理方案,其基本思想是把主存的用户区划分成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分配给一个用户作业使用,并限定它们只能在自己的区域中运行。

按划分方式不同,分区存储管理可分为固定分区、可变分区和可重定位分区

其中,固定分区是一种静态分区方式;可变分区是一种动态分区方式;可重定位分区的基本思想是移动所有已分配好的分区,使之成为连续区域,以减少内存中的碎片。

  • 分页存储管理

在分页存储管理中,地址结构由两部分组成:页号P和页内地址W。系统为每个进程建立 了一张页面映射表(简称页表),记录进程的每个页面对应的物理块号。

进程在执行时,系统通过查找页表就可以找到每页所对应的物理块号。页表的作用是实现从页号到物理块号的地址映射。

  • 分段存储管理

在分段存储管理方式中,作业的地址空间被划分为若干个段,每个段是一组完整的逻辑信息,例如有主程序段、子程序段、数据段及堆栈段等,每个段都有自己的名字,都是从0开始编址的一段连续的地址空间,各段的长度是不等的。

分段系统的逻辑地址结构由段号(名)和段内地址两部分组成。 在分段存储管理系统中,为每个段分配一个连续的分区,而进程中的各个段可以离散地分配到主存的不同分区中。在系统中为每个进程建立一张段映射表,简称为段表。每个段在表中占有一个表项,在其中记录了该段在主存中的起始地址(又称为基址)和段的长度。进程在执行时,通过查段表来找到每个段所对应的主存区。可见,段表实现了从逻辑段到物理主存区的映射。

  • 段页式存储管理

段页式存储管理的基本原理是先将整个主存划分成大小相等的存储块(页框),将用户程序按程序的逻辑关系分为若干个段,并为每个段赋予一个段名,再将每个段划分成若干页,以页框为单位离散分配。

你可能感兴趣的:(系统分析师备考天天学,存储器管理总结,分页存储管理,分段存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