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不用Win11,欧洲政府开始全面去微软化

都知道Windows10的寿命只剩几个月了,但Windows 11却让不少人难受:界面花里胡哨、任务栏僵硬、系统要求还劝退了一堆老设备,就在大家还在挣扎的时候,丹麦政府坐不住了。
前两天,丹麦数字事务部宣布将放弃微软服务,包括Windows和 Office 365。该部将转而使用Linux和 LibreOffice 作为替代。

这一决定不仅让人感叹微软的“新瓶装旧酒”策略似乎遇到了挑战,也引发了对全球数字主权的深思。

打死不用Win11,欧洲政府开始全面去微软化_第1张图片

丹麦数字化事务部公布了清晰的计划:2025年6月至8月,半数政府员工将从Windows和Office 365切换到Linux系统与LibreOffice;9月至11月,其余员工也将完成过渡。数字化部长Caroline Stage Olsen强调,此举是为了实现“数字主权”,让政府对数据和系统拥有完全的控制权,同时减少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哥本哈根和奥胡斯两大城市也已加入这一行列,逐步淘汰微软产品。

打死不用Win11,欧洲政府开始全面去微软化_第2张图片

数字化部长卡罗琳·斯泰格


丹麦也并非欧盟的孤例,欧盟国家启用微软产品的计划其实由来已久。
德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自2021年起计划用Linux替换Windows,并以LibreOffice替代Office;
慕尼黑市在2024年重启“LiMux”项目,准备回归Linux。
荷兰的“开源优先”政策推动公共机构试用Linux和LibreOffice。
法国国家宪兵队早在2000年代就将数万台设备迁移至Ubuntu Linux,政府部门和学校也广泛使用LibreOffice。
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和瓦伦西亚地区则在公共服务中推广Linux,以节约成本并提升透明度。
这些行动表明,欧盟国家正通过开源软件追求更高的安全性和技术自主。

打死不用Win11,欧洲政府开始全面去微软化_第3张图片

为何Linux和LibreOffice如此受青睐?首先,它们是免费的开源软件,能大幅降低政府IT预算,相比之下,微软的订阅制让不少机构感到“肉痛”。
其次,开源软件的透明代码可供审查和定制,满足政府对安全性和灵活性的高求。
LibreOffice虽不如Office功能丰富,但支持主流文件格式,日常办公已足够。
然而,迁移并非一帆风顺。丹麦的IT系统长期依赖微软,员工对Linux的熟悉度较低,培训和兼容性问题可能拖慢进度。LibreOffice在复杂场景下也可能稍显吃力。

打死不用Win11,欧洲政府开始全面去微软化_第4张图片

Linux 上开源的 LibreOffice


丹麦的决定折射出全球数字主权的热议。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数据被视为“新石油”,但许多国家和机构却将核心数据交给少数科技巨头,风险不言而喻。
开源转型不仅是为了技术独立,更是对数据控制权的争夺。这种趋势可能激励更多国家重新审视对专有软件的依赖,探索自主可控的数字未来。
反观Windows 11,其复杂的升级要求和用户体验的争议,或许也在无形中推了开源软件一把。


丹麦的“弃微软,投Linux”计划为欧盟的数字主权改革开了先河,德国、荷兰、法国、西班牙等国的行动进一步凸显了这一趋势。
开源软件能否在公共领域站稳脚跟?微软的地位会否动摇?这些都值得持续关注。

对于有意尝试Linux的朋友,迁移前需做好磁盘规划等准备工作。
分区助手这样的工具简便,能轻松创建、调整大小、移动、合并、删除和格式化分区,助力新系统高效运行。

打死不用Win11,欧洲政府开始全面去微软化_第5张图片

在准备安装Linux时,你可以用它重新分配磁盘空间,为新系统创建专用分区,安装双系统,这样即便Linux不满足需求,也能无痛回到Windows系统。

打死不用Win11,欧洲政府开始全面去微软化_第6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microso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