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这么火?对我们普通产品经理来说,有哪些必须掌握的底层概念?
这篇文章不讲高深公式,只讲10个最关键、最常见、最容易搞混的核心概念,并通过真实场景举例帮助你彻底搞懂。
大模型,是一种具备通用能力、可跨任务泛化的AI模型,通常由海量数据+超大算力+千万亿参数训练而成。
它像一个超级聪明的“全科生”,你给它不同问题,它都能回答——写文案、代码、回答问题、画图都不在话下。
举例:GPT-4可以:
这是一种训练路线,分两步走:
举例:
Transformer是大模型的核心结构,它让模型能“理解上下文中的重点”。
举例:
我们读“他把书递给了李雷,因为他要复习”,会知道“他”指的是“李雷”。这就是上下文联系。
传统AI可能读不懂“谁是他”,Transformer通过自注意力机制可以“注意”前后语义,理解更准确。
Token是大模型处理文本的基本单位,不是字也不是词,而是“词片段”。
举例:
为什么重要?因为输入/输出的token总量会影响价格、速度、精度。
参数是模型中的“知识点”。参数越多,模型就越聪明。
举例:
就像脑细胞越多,理解力和表达力越强,但也更耗资源。
大模型的记忆是有限的,它一次最多能“看到”多少内容,就靠上下文窗口来决定,单位也是token。
举例:
窗口太小就会“忘记”前面说过什么,窗口大则适合总结长报告或处理复杂对话。
这是调节输出“随机性”的参数。
举例:
Embedding 是把文字转成数字向量,以便模型理解语义上的“相似”和“相关”。
举例:
对产品经理来说,Embedding 是 AI 搜索、推荐背后的核心组件。
RAG 模型将“检索+生成”结合起来,解决大模型“知识截止”的问题。
举例:
对企业来说,RAG是打造“专属知识问答系统”的关键能力。
幻觉是大模型“一本正经胡说八道”,会编造不存在的数据、法律条款、机构名字等。
举例:
这在金融、医疗、政务等高风险领域尤其需要警惕。产品设计时要引入提示、校验、或权限控制机制。
总结:产品经理该怎么用这些概念?
概念 | 产品经理关注点 |
---|---|
大模型 | 能力边界,是否能解决业务问题 |
微调 | 是否有垂类数据可定制 |
Transformer | 理解上下文精度和模型架构差异 |
Token | 控制成本和输入限制 |
参数量 | 与模型成本、能力强弱相关 |
上下文窗口 | 决定任务复杂度边界 |
控制参数 | 调整输出风格、语气、人设 |
Embedding | 用于搜索推荐、语义理解 |
RAG | 企业知识接入、专属智能助手 |
幻觉 | 风控设计、必要人工校验机制 |
作为一名从业五年的资深大模型算法工程师,我经常会收到一些评论和私信,我是小白,学习大模型该从哪里入手呢?我自学没有方向怎么办?这个地方我不会啊。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经历,一定要继续看下去!这些问题啊,也不是三言两语啊就能讲明白的。
所以我综合了大模型的所有知识点,给大家带来一套全网最全最细的大模型零基础教程。在做这套教程之前呢,我就曾放空大脑,以一个大模型小白的角度去重新解析它,采用基础知识和实战项目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历时3个月,终于完成了这样的课程,让你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每一秒都在疯狂输出知识点。
由于篇幅有限,⚡️ 朋友们如果有需要全套 《2025全新制作的大模型全套资料》,扫码获取~
我们这套大模型资料呢,会从基础篇、进阶篇和项目实战篇等三大方面来讲解。
基础篇里面包括了Python快速入门、AI开发环境搭建及提示词工程,带你学习大模型核心原理、prompt使用技巧、Transformer架构和预训练、SFT、RLHF等一些基础概念,用最易懂的方式带你入门大模型。
接下来是进阶篇,你将掌握RAG、Agent、Langchain、大模型微调和私有化部署,学习如何构建外挂知识库并和自己的企业相结合,学习如何使用langchain框架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基座模型并进行数据集的收集预处理以及具体的模型微调等等。
实战篇会手把手带着大家练习企业级的落地项目(已脱敏),比如RAG医疗问答系统、Agent智能电商客服系统、数字人项目实战、教育行业智能助教等等,从而帮助大家更好的应对大模型时代的挑战。
最后呢,会给大家一个小福利,课程视频中的所有素材,有搭建AI开发环境资料包,还有学习计划表,几十上百G素材、电子书和课件等等,只要你能想到的素材,我这里几乎都有。我已经全部上传到CSDN,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微信扫描下方CSDN官方认证二维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
相信我,这套大模型系统教程将会是全网最齐全 最易懂的小白专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