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tack私有云实战答案:Heat编排+KVM优化+Ceph存储对接与排障全解

【题目 1】1.2.1 Heat 编排-创建用户[1 分]

编写 Heat 模板 create_user.yaml,创建名为 heat-user 的用户。

使用自己搭建的OpenStack私有云平台,使用heat编写摸板(heat_template_version:2016-04-08)创建名为”chinaskills”的 domain,在此 domain 下创建名为beijing_group的租户,在此租户下创建名为 cloud 的用户,将此文件命名及保存在/root/user_create.yml,完成后提交 controller 点的用户名、密码和 IP 地址到答题框。(竞赛系统会执行 yaml 文件,请确保执行的环境)

以下是完成题目 1.2.1 Heat 编排-创建用户的步骤:

步骤 1:编写 Heat 模板

创建一个名为 create_user.yaml 的文件,并使用 heat_template_version:2016-04-08 来定义模板版本。

heat_template_version: 2016-04-08
description: Create a user
parameters:
domain_name:
description: The name of the domain to create the user in
type: string
default: chinaskills
user_name:
description: The name of the user to create
type: string
default: cloud
resources:
CreateUser:
type: OS::Keystone::User
properties:
name: { get_param: user_name }
domain: { get_param: domain_name }

步骤 2:保存 Heat 模板

将上述内容保存到文件 /root/user_create.yml 。

步骤 3:在 OpenStack 私有云平台上执行 Heat 模板

在 OpenStack 控制台中,选择 Heat 服务,然后选择“Stack”选项。

  1. 点击“Create Stack”。
  2. 选择“Import from file”并上传 /root/user_create.yml 。
  3. 输入必要的参数,例如 domain_name: chinaskills 和 user_name:
    cloud 。
  4. 点击“Create Stack”。

步骤 4:提交信息

等待 Heat 模板执行完成后,记录 controller 点的用户名、密码和 IP 地址,然后将这些信息提交到答题框。

注意事项:

确保在提交信息之前,Heat 模板已经成功执行,并且用户已经创建。

在生产环境中,请确保用户创建的参数和配置符合实际需求和安全性要求。 完成以上步骤后,用户应该在 OpenStack 私有云平台上成功创建。

【题目 2】1.2.2 KVM 优化

在 OpenStack 平台上修改相关配置文件,启用-device virtio-net-pci inkvm。

在自行搭建的 OpenStack 私有云平台或赛项提供的 all-in-one 平台上,修改相关配置文件,启用-device virtio-net-pci in kvm,配置完成后提交控制节点的用户名、密码和IP 地址到答题框。

以下是完成题目 2.2.2 KVM 优化的步骤:

步骤 1:登录到控制节点

使用 SSH 登录到控制节点:

ssh [username]@[controller_node_ip]

输入密码后登录。

步骤 2:修改 KVM 配置文件

在控制节点上,修改 /etc/nova/nova.conf 文件,找到 [libvirt] 部分,并添加或修改以下内容:

vif_plugged_timeout=30
vif_unplugged_timeout=30

步骤 3:修改 KVM 启动脚本

在控制节点上,修改 /etc/init/libvirt-guests.conf 文件,找到 start on部分,并添加以下内容:

-device virtio-net-pci,netdev=net0,mac=52:54:00:12:34:56

该处使用的url网络请求的数据。

步骤 4:重启 KVM 服务

在控制节点上执行以下命令重启 KVM 服务:

sudo systemctl restart libvirtd

步骤 5:提交信息

记录控制节点的用户名、密码和 IP 地址,然后将这些信息提交到答题框。

注意事项:
在生产环境中,应确保对 KVM 服务的配置进行充分测试,以避免潜在的性能问题。

在修改 KVM 服务的配置时,请确保配置项的值正确无误。

确保在提交信息之前,KVM 服务已经成功安装并正确配置。 完成以上步骤后,控制节点上的 KVM 服务应该已经优化完成。

【题目 3】1.2.3 NFS 对接 Glance 后端存储

使用 OpenStack 私有云平台,创建一台云主机,安装 NFS 服务,然后对接Glance 后端存储。

使用赛项提供的 OpenStack 私有云平台,创建一台云主机(镜像使用CentOS7.9,flavor 使用带临时磁盘 50G 的),配置该主机为 nfs 的 server 端,将该云主机中的 50G磁盘通过/mnt/test 目录进行共享(目录不存在可自行创建)。

然后配置controller 节点为 nfs 的 client 端,要求将/mnt/test 目录作为 glance 后端存储的挂载目录。

配置完成后提交 controller 控制节点的用户名、密码和 IP 地址到答题框。

以下是完成题目 3.2.3 NFS 对接 Glance 后端存储的步骤:

步骤 1:登录到 OpenStack 私有云平台

使用提供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OpenStack 私有云平台。

步骤 2:创建云主机

  1. 创建一台云主机,使用 CentOS7.9 镜像和带临时磁盘 50G 的 flavor。
  2. 等待云主机创建完成。

步骤 3:安装 NFS 服务

  1. 在新创建的云主机上,使用 SSH 登录。
  2. 安装 NFS 服务:
sudo yum install nfs-utils -y

步骤 4:配置 NFS 共享目录

  1. 在云主机上创建共享目录 /mnt/test (如果已经存在则跳过此步)。
  2. 设置共享目录的权限:
sudo chmod 777 /mnt/test
  1. 配置 NFS 共享:
sudo vi /etc/exports

添加以下内容:

/mnt/test *(rw,sync,no_root_squash)
  1. 应用 NFS 共享配置:
sudo exportfs -ra

步骤 5:配置 OpenStack 控制节点为 NFS 客户端

  1. 在 OpenStack 控制节点上,使用 SSH 登录。
  2. 安装 NFS 客户端:
sudo yum install nfs-utils -y
  1. 创建挂载点:
sudo mkdir /mnt/test
  1. 挂载 NFS 共享目录:
sudo mount -t nfs 192.168.1.10:/mnt/test /mnt/test

请将 192.168.1.10 替换为云主机的 IP 地址。
13. 设置挂载点为永久挂载:

sudo vi /etc/fstab

添加以下内容:
192.168.1.10:/mnt/test /mnt/test nfs defaults 0 0

步骤 6:配置 Glance 后端存储

在 OpenStack 控制节点上,使用 OpenStack CLI 配置 Glance 后端存储:

openstack image service set --backend nfs 192.168.1.10:/mnt/test

请将 192.168.1.10 替换为云主机的 IP 地址。

步骤 7:提交信息

记录 OpenStack 控制节点的用户名、密码和 IP 地址,然后将这些信息提交到答题框。

注意事项:
在生产环境中,应确保对 NFS 服务的配置进行充分测试,以避免潜在的性能问题。

在修改 NFS 服务的配置时,请确保配置项的值正确无误。

确保在提交信息之前,NFS 服务已经成功安装并正确配置。

完成以上步骤后,OpenStack 控制节点应该已经成功对接了 Glance 后端存储。

【题目 4】1.2.4 Redis 主从

使用赛项提供的OpenStack私有云平台,创建两台云主机,配置为redis的主从架构。

使用赛项提供的 OpenStack 私有云平台,申请两台 CentOS7.9 系统的云主机,使用提供的 http 源,在两个节点安装 redis 服务并启动,配置 redis 的访问需要密码,密码设置为 123456。然后将这两个 redis 节点配置为 redis 的主从架构。配置完成后提交 redis 主节点的用户名、密码和 IP 地址到答题框。

以下是完成题目 4.2.4 Redis 主从架构配置的步骤:

步骤 1:登录到 OpenStack 私有云平台

使用提供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OpenStack 私有云平台。

步骤 2:创建两台云主机

  1. 创建两台 CentOS7.9 系统的云主机,确保它们使用提供的 http 源。
  2. 等待云主机创建完成。

步骤 3:安装 Redis 服务

  1. 在两台云主机上,使用 SSH 登录。
  2. 安装 Redis 服务:
sudo yum install redis -y

步骤 4:配置 Redis 访问密码

  1. 在 Redis 配置文件 /etc/redis.conf 中设置密码:sudo vi /etc/redis.conf找到 requirepass 配置项,并设置密码为 123456 :requirepass 123456
  2. 重启 Redis 服务:sudo systemctl restart redis

步骤 5:配置主从关系

  1. 在主节点上,创建一个文件 /etc/redis/sentinel.conf ,并添加以下内容:
sentinel monitor mymaster 192.168.1.10 6379 2

请将 192.168.1.10 替换为主节点的 IP 地址。

  1. 在从节点上,创建一个文件 /etc/redis/sentinel.conf ,并添加以下内容:
sentinel monitor mymaster 192.168.1.11 6379 2

请将 192.168.1.11 替换为从节点的 IP 地址。

  1. 设置从节点指向主节点的地址:
sentinel set master-address mymaster 192.168.1.10 6379

请将 192.168.1.10 替换为主节点的 IP 地址。

  1. 启动 Sentinel 进程:
sudo systemctl start redis-sentinel

步骤 6:提交信息

记录 Redis 主节点的用户名、密码和 IP 地址,然后将这些信息提交到答题框。

注意事项:

在生产环境中,应确保对 Redis 服务的配置进行充分测试,以避免潜在的性能问题。

在修改 Redis 服务的配置时,请确保配置项的值正确无误。

确保在提交信息之前,Redis 服务已经成功安装并正确配置。 完成以上步骤后,两台云主机应该已经成功配置为 Redis 的主从架构。

【题目 5】1.2.5 Linux 系统调优-脏数据回写[1 分]

修改系统配置文件,要求将回写磁盘的时间临时调整为 60 秒。

Linux 系统内存中会存在脏数据,一般系统默认脏数据 30 秒后会回写磁盘,修改系统配置文件,要求将回写磁盘的时间临时调整为 60 秒。完成后提交 controller节点的用户名、密码和 IP 地址到答题框。

以下是完成题目 5.2.5 Linux 系统调优-脏数据回写的步骤:

步骤 1:登录到控制节点

使用 SSH 登录到控制节点:

ssh [username]@[controller_node_ip]

输入密码后登录。

步骤 2:修改系统配置文件

在控制节点上,修改 /etc/sysctl.conf 文件,添加以下内容以调整脏数据回写磁盘的时间:

vm.dirty_ratio = 90
vm.dirty_background_ratio = 10
vm.dirty_writeback_centisecs = 6000

步骤 3:应用修改

应用 sysctl 配置:

sysctl -p

步骤 4:验证配置

验证脏数据回写磁盘的时间是否已调整为 60 秒。

步骤 5:提交信息

记录控制节点的用户名、密码和 IP 地址,然后将这些信息提交到答题框。

注意事项:
在生产环境中,应谨慎调整脏数据回写磁盘的时间,因为这可能会影响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在提交信息之前,确保脏数据回写磁盘的时间已经成功调整为 60 秒。完成以上步骤后,控制节点上的脏数据回写磁盘时间应该已经调整为 60秒。

你可能感兴趣的:(#,云计算应用赛项,openstack,ce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