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SFT(Supervised Fine-Tuning)、RLHF 和 GRPO

以下是 SFT(Supervised Fine-Tuning)、RLHF(Reinforcement Learning from Human Feedback) 和 GRPO 群体相对策略优化 (GRPO,Group Relative Policy Optimization)是一种强化学习 (RL) 算法, 的核心差异与原理对比,涵盖定义、训练机制、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一、核心定义

方法 核心定义
SFT 基于标注的「输入-输出」对进行监督学习,使模型模仿人类标注的输出行为。
RLHF 通过人类反馈(如偏好排序)训练奖励模型,再用强化学习优化策略模型。
GRPO 基于策略梯度的强化学习方法(如PPO、A2C),通过环境反馈直接优化策略。

二、核心原理与流程

1. SFT(监督式微调)
  • 流程
    1. 数据准备:收集标注的「指令-回复」对(如“生成合同模板” → “[合同内容]”)。
    2. 模型训练:使用交叉熵损失函数,使模型输出尽可能接近标注数据。
  • 特点
    • 直接模仿:模型学习的是人类标注的“正确答案”,而非模糊偏好。
    • 简单高效:无需设计奖励函数或复杂交互流程。
2. RLHF(人类反馈强化学习)
  • 流程
    1. 策略模型训练:用SFT模型作为初始策略模型,生成候选回复。
    2. 奖励模型训练:基于人类标注的偏好数据(如“A比B更好”)训练奖励模型。
    3. 强化学习优化:用奖励模型指导策略模型,最大化奖励(即生成更符合人类偏好的回复)。
  • 特点
    • 偏好建模:捕捉人类对“好回复”的模糊标准(如自然性、安全性)。
    • 动态优化:模型可适应新场景或更新的人类偏好。
3. GRPO(策略梯度优化)
  • 流程
    1. 策略初始化:定义策略网络(如Actor-Critic架构)。
    2. 策略执行:在环境中生成动作(如生成文本)。
    3. 环境反馈:通过环境反馈(如奖励信号)计算策略梯度。
    4. 策略更新:使用梯度上升法优化策略参数(如PPO的近端策略优化)。
  • 特点
    • 环境驱动:依赖环境反馈(而非人类偏好)直接优化策略。
    • 探索与利用:需平衡策略探索(尝试新动作)与利用(最大化已知奖励)。

三、核心差异对比

维度 SFT RLHF GRPO
训练目标 模仿标注数据的输出 最大化人类偏好奖励 最大化环境奖励(非人类反馈)
数据来源 标注的「输入-输出」对 人类标注的偏好数据(如排名) 环境反馈(如奖励信号)
训练机制 监督学习(交叉熵损失) 强化学习(策略梯度 + 奖励模型) 强化学习(策略梯度)
灵活性 低(依赖数据覆盖范围) 高(可动态调整偏好) 中(依赖环境设计)
稳定性 高(收敛快,结果可控) 中(依赖奖励模型设计) 低(策略梯度易发散)
适用场景 规则明确的任务(如文本分类) 复杂偏好优化(如对话生成) 动态环境优化(如游戏、机器人控制)

四、优劣势分析

1. SFT
  • 优势
    • 简单高效:适合快速部署小规模任务。
    • 结果可控:输出直接模仿标注数据,便于调试。
  • 劣势
    • 依赖高质量标注:数据偏差会直接影响模型表现。
    • 泛化能力弱:无法处理未见过的复杂场景。
2. RLHF
  • 优势
    • 捕捉复杂偏好:可建模模糊的安全标准(如“避免冒犯性语言”)。
    • 动态适应:通过持续更新人类反馈优化模型。
  • 劣势
    • 成本高:需要大量人工标注和计算资源。
    • 训练不稳定:奖励模型设计不当可能导致模型偏离目标。
3. GRPO
  • 优势
    • 环境适应性强:适合动态风险场景(如对抗性攻击防御)。
    • 灵活优化:可通过调整奖励函数引导模型行为。
  • 劣势
    • 依赖奖励设计:奖励函数不合理会导致模型失效(如“奖励黑客”)。
    • 训练难度高:策略梯度易发散,需精细调参。

五、典型应用场景

方法 应用场景
SFT 基础安全模型训练(如过滤敏感内容)、客服对话模板。
RLHF 高风险场景下的安全优化(如金融反欺诈)、动态风险应对(如对抗性攻击防御)。
GRPO 游戏AI、机器人控制、实时策略优化(如自动驾驶路径规划)。

六、混合方案建议

在实际应用中,三者常结合使用:

  1. SFT + RLHF

    • 流程:先用SFT训练基础模型,再用RLHF优化输出(如钉钉AI助理的安全回复)。
    • 优势:SFT提供稳定性,RLHF增强灵活性。
  2. RLHF + GRPO

    • 流程:用RLHF训练奖励模型,再用GRPO优化策略(如安全AI助理的风险检测)。
    • 优势:结合人类偏好与环境反馈,提升模型鲁棒性。
  3. SFT + GRPO

    • 流程:SFT作为初始策略,GRPO进一步优化(如制造业文件权限控制)。
    • 优势:快速部署后持续优化,降低训练成本。

七、总结

  • SFT 是“规则执行者”,适合静态任务。
  • RLHF 是“人类价值观的翻译者”,适合复杂偏好场景。
  • GRPO 是“环境适应者”,适合动态优化需求。
    在安全模型训练中,三者互补:SFT提供基础保障,RLHF实现偏好优化,GRPO支持动态风险应对。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