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知识图谱

文章目录

    • 知识图谱概念
    • 知识图谱的发展历史
    • 知识图谱的价值

知识图谱概念

    知识图谱是一种用图模型来描述知识和建模世界万物之间的关联关系的技术方法。知识图谱由节点和边组成。节点可以是实体,如一个人、一本书等,或是抽象的概念,如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等。边可以是实体的属性,如姓名、书名,或是实体之间的关系,如朋友、配偶。知识图谱的早期理念来自Semantic Web(语义网),其最初理想是把基于文本链接的万维网转化成基于实体链接的语义网。

    1989年,Tim Berners—Lee提出构建一个全球化的以“链接”为中心的信息系统(Linked Information System)。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添加链接把 自己的文档链入其中。他认为,相比基于树的层次化组织方式,以链接为中心和基于图的组织方式更加适合互联网这种开放的系统。这一思想逐步被人们实现,并演化发展成为今天的World Wide Web。

    1994年,Tim Berners—Lee 又提出Web不应该仅仅只是网页之间的互相链接。实际上,网页中描述的都是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和人脑中的概念。网页之间的链接实际包含语义,即这些实体或概念之间的关系;然而,机器却无法有效地从网页中识别出其中蕴含的语义。他于1998年提出了Semantic Web的概念。Semantic Web仍然基于图和链接的组织方式,只是图中的节点代表的不只是网页,而是客观世界中的实体(如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识图谱技术,知识图谱,人工智能,算法,语言模型,自然语言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