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 病机“邪正盛衰”全解析考研必考点+真题+口诀速记

声明:本次整理,为个人观点,仅作为中医学习或医学考试的参考。请不要用您的症状,轻易套用。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辨证施治。

一、邪正盛衰概念

邪正盛衰指疾病过程中,致病邪气与机体抗病能力之间的强弱对比变化。这一变化贯穿疾病全过程,直接影响疾病的发展、转归和虚实状态1。

二、核心知识点及临床表现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类型                  病机特点                               临床表现

实证  邪气盛,正气未衰(邪正激烈相争)高热、狂躁、脉实有力、舌苔厚腻

虚证         正气不足,邪气不盛                 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脉虚无力

虚实夹杂  正虚与邪实并存                        如脾虚湿盛(腹胀+便溏+乏力)

虚实真假  真实假虚/真虚假实                 大实有羸状(如热结便秘却形瘦)、至虚有                                                                   盛候(如脾虚腹胀却脉洪大)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1. 正胜邪退:疾病向愈,症状减轻(如退热、脉象缓和)。
  2. 邪盛正衰: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如高热昏迷、脉微欲绝)。
  3. 邪正相持:病势迁延(如慢性肝炎)。
  4. 正虚邪恋:疾病缠绵难愈(如反复感冒)。

三、考研高频考点❗

  1. 虚实真假鉴别:重点掌握“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的典型病例分析。
  2. 转归机制:结合具体疾病(如外感病、内伤病)分析正邪消长规律。
  3. 《内经》原文:如“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必背。

四、历年真题示例

  1. 单选题:下列哪项属于真虚假实证?
    A. 热结旁流而腹泻B. 痰阻经络致肢体麻木C. 脾虚腹胀却腹满拒按D. 瘀血内阻而肌肤甲错
  • 答案:C。解析:脾虚腹胀属“至虚有盛候”,本质为虚,表象似实。
  1. 简答题:简述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的关系。
    :邪正盛衰决定虚实状态。邪盛正不虚为实证;正虚邪不盛为虚证;正虚与邪实共存为虚实夹杂;邪正极端对比则出现虚实真假。

五、必背口诀与条文

(一)《内经》条文

  • 虚实总纲:“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
  • 预后判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

(二)速记口诀

邪正盛衰虚实诀
邪盛正强是实证,高热脉实苔厚硬;
正虚邪弱显虚象,神疲脉弱面白青。
虚实夹杂病复杂,真假辨明需细查;
大实羸状真藏假,至虚盛候莫误罚。

转归口诀
正胜邪退病向安,邪盛正衰命门关;
正邪相持病迁延,虚邪恋体反复缠。

关注我,解锁更多中医考研干货!中医基础 病机“邪正盛衰”全解析考研必考点+真题+口诀速记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健康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