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工程系列】嫦娥五号

2020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搭载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并将其送入预定轨道,同日,嫦娥五号完成第一次轨道修正。11月25日,嫦娥五号完成第二次轨道修正。11月28日,嫦娥五号进入环月轨道飞行。11月29日,嫦娥五号从椭圆形环月轨道变为近圆形环月轨道。11月30日,嫦娥五号组合体分离。12月1日23时11分,成功着陆在月球正面预选着陆区。12月2日22时,经过约19小时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完成中国首次月面自动采样任务。12月3日,嫦娥五号上升器将携带样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预定环月轨道。12月6日,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月球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这也是中国航天器首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12月8日,嫦娥五号上升器受控离轨降落在预定落点。12月12日,第一次月地转移入射成功实施。12月16日,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完成第二次月地转移轨道修正。12月17日凌晨,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卫星工程系列】嫦娥五号_第1张图片

嫦娥五号任务是中国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务,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也是截至2020年11月中国航天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是中国探月工程三期采样返回任务的核心,也是中国研制的最为复杂的航天器系统之一。

【卫星工程系列】嫦娥五号_第2张图片

嫦娥五号带回了1731克的月球土壤样品。之后科学家一直在对样品进行科学研究,近日,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所宣布,在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卫星工程系列】嫦娥五号_第3张图片

该团队对月球玄武岩开展了年代学、元素、同位素分析,证明月球在19.6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为完善月球演化历史提供了关键科学证据。相关研究论文于北京时间10月8号凌晨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

除此之外,科学家还在月壤成分里面提取出了以前提到过的无污染燃料——氦-3。科学家估计,按照含量比例来看,月球上的氦-3含量,超过75万吨。如果按照地球上的石油价格作为参考标准,那么每吨差不多40亿美金,折合人民币250多亿元。月球,作为地球的卫星,形成原因和过去,一直都是秘密,有人说它的存在和地球年限差不多,而以前地质活动也十分频繁,并非像现在这般孤寂。

而要搞清楚这些问题,就需要对于月球本身的地质活动有所了解,在研究月球历史上面,有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就是月球的岩浆活动,在何时停止的。由于此前美国和苏联都取得过月球样品,他们分析得出,月球的岩浆活动,差不多在29亿年前就结束了。会不会有比这更早的时间呢?

嫦娥五号带回的样品,第一批在今年7月被分成了31份,交给了13家科研机构,没有想到仅仅过去不到三个月,就已经有了成果。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为什么人类一定要去研究这个没有生命迹象的星球呢?甚至在今年,我国还跟俄罗斯签订协议,预计在2030年左右,建设永久的月球科考基地。

 

首先这是为了完成人类千百年来的夙愿,一直想踏上月球;其次人类未来肯定是要走出地球、走向宇宙的,偏安一隅的时代早已过去。可是人类目前的科技,进行深空探测还力有所不逮,所以需要以月球作为跳板,作为人类探索外部世界的前哨站。

月球体积小,重力低,所以能够实现很多在地球上没办法实现的科研工作,如果进行深空探测,能够缩短距离和节约燃料。同时搞清楚月球的构成,也对于我们研究太阳系的形成原因和发现有无地外生命有很大帮助。从短期来看,地球资源正在变得有限,月球上面有很多地球没有的能源,比如氦-3,只需要10吨就能覆盖我国的电力,只需要100吨,就可解决全世界一年的供电需求。月球上氦-3,的存量,起码可以让人类使用1万年。这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和科技进步,有极大的保障作用。这次对于月球演化历史的重大发现,只是科学研究的一小步,相信通过科学家不懈的努力,未来征服月球、走向更远太空的梦想,定能实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卫星工程系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