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单链表初始化的详细解释

函数 InitList 详细解析

bool InitList(LinkList &L) {
    L = (LNode*)malloc(sizeof(LNode));
    L->next = NULL;
    return true;
}

步骤1: 参数接收

bool InitList(LinkList &L)
  • LinkList 是一个类型定义,通常定义为 typedef struct LNode* LinkList,即指向结点结构的指针类型
  • &L 表示这是一个引用参数,L 是对调用函数中链表头指针变量的直接引用
  • 此时 L 还没有指向任何有效的结点,可能是未初始化状态或 NULL

步骤2: 创建头结点并让头指针指向它

L = (LNode*)malloc(sizeof(LNode));
  • sizeof(LNode) 计算一个结点结构的大小(包括数据域和指针域)
  • malloc(sizeof(LNode)) 向系统申请这么大的内存空间,用于存储头结点
  • (LNode*) 将 malloc 返回的 void* 类型强制转换为 LNode* 类型
  • L = ... 将转换后的指针值赋给 L,即将头指针设置为指向新分配的内存空间

这一步是关键:此时,头指针 L 已经指向了新创建的头结点。由于 L 是引用类型,这个修改会直接影响到调用函数中的头指针变量。

步骤3: 初始化头结点

L->next = NULL;
  • L->next 访问头结点的指针域(next 成员)
  • = NULL 将头结点的指针域设置为 NULL,表示链表中暂时没有其他结点
  • 此时,头结点的数据域没有被初始化,因为在带头结点的链表中,头结点的数据域通常不存储有效数据

步骤4: 返回结果

return true;
  • 返回 true 表示链表初始化成功
  • 如果 malloc 失败(返回 NULL),应该增加错误检查并返回 false

函数执行完成后的状态

  • 调用函数中的头指针变量现在指向新创建的头结点
  • 头结点的 next 指针为 NULL,表示一个空的链表(没有数据结点)
  • 链表结构已经建立,可以开始添加数据结点

关于 L = (LNode*)malloc(sizeof(LNode)) 这行代码中指针赋值的本质:

当我们说 L = (LNode*)malloc(sizeof(LNode)) 时,我们确实是在赋值,但赋的是内存地址,不是一般的数值。详细解释这个过程:

  1. malloc(sizeof(LNode)):

    • 这个函数调用向操作系统请求分配一块大小为 sizeof(LNode) 字节的内存
    • malloc 函数返回这块新分配内存的起始地址
    • 这个地址是一个内存位置的数值表示,例如 0x7FFF1234(十六进制表示)
  2. (LNode*):

    • 这是一个类型转换操作
    • 它将 malloc 返回的 void* 类型的地址转换为 LNode* 类型
    • 这不改变地址值本身,只改变编译器如何解释这个地址
  3. L = ...:

    • 这里将上面得到的内存地址赋值给 L
    • 由于 L 是一个指针(或指针的引用),它存储的就是地址值
    • 赋值后,L 包含的值就是新分配内存的地址

具体例子:
假设 malloc 分配的内存块起始地址是 0x7FFF1234,那么:

  • (LNode*)malloc(sizeof(LNode)) 的结果是 0x7FFF1234,但类型是 LNode*
  • 执行 L = (LNode*)malloc(sizeof(LNode)) 后,L 的值变为 0x7FFF1234
  • 现在 L 指向地址 0x7FFF1234 处的内存,该内存被解释为 LNode 类型的结构体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头指针指向头结点"—因为头指针存储的是头结点在内存中的地址。通过这个地址,程序可以找到并访问头结点的内容。

简而言之,赋给 L 的具体是一个内存地址,这个地址指向新分配的用于存储 LNode 结构体的内存空间。

内存图示说明

假设:

  1. 调用函数中的头指针变量位于内存地址 1000
  2. malloc 分配的头结点内存位于地址 5000

初始状态:

地址 1000: 头指针变量,值未定义或为 NULL

执行函数后:

地址 1000: 头指针变量,值为 5000
地址 5000: 头结点 {
              data: 未初始化,
              next: NULL
           }

初始状态(调用函数前)

内存地址: | 1000      |
内容:     | ????      | <- 头指针变量L (未初始化或为NULL)
         |            |

执行 L = (LNode*)malloc(sizeof(LNode)) 之后

内存地址: | 1000      | 5000           | 5004           |
内容:     | 5000      | 未初始化的data  | NULL           |
         | 头指针变量L | 头结点的data域  | 头结点的next指针 |
         |            |                |                |
         |            |<---- 头结点结构 LNode ---------->|

详细解释

  1. 地址1000处存放的是头指针变量L。初始时,它可能包含垃圾值或NULL。

  2. 执行malloc后,系统在地址5000处分配了一块足够存放LNode结构的内存。

  3. 然后执行L = (LNode*)malloc(sizeof(LNode)),将地址5000赋给了地址1000处的头指针变量L。

  4. 接着执行L->next = NULL,将地址5004处的next指针设置为NULL。(假设data域占4字节)

现在,头指针L(位于地址1000)的值是5000,指向了位于地址5000的头结点。头结点的next指针(位于地址5004)的值是NULL,表示链表中暂无数据结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结构,c++,开发语言,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