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Vue3简介
第2章:Vue3的演进过程
第3章:Vue3的安装和配置
第4章:Vue3的整体设计
第5章:组件系统
第6章:Composition API
第7章:响应式系统
第8章:Vue3的编译过程
第9章:优化思想
第10章:Teleport
第11章:Fragments
第12章:Suspense
第13章:Keep-Alive
第14章:Transition
第15章:TransitionGroup
第16章:Vue Router
第17章:Vuex
第18章:Vue CLI和Vite
第19章:Vue3源码入门
第20章:响应式系统源码
第21章:编译器源码
第22章:组件系统源码
第23章:渲染器源码
第24章:项目实战一:构建一个待办事项应用
第25章:项目实战二:构建一个音乐播放器应用
第26章:项目实战三:构建一个电商应用
第27章:Vue3与React的对比
第28章:Vue3与Angular的对比
第29章:Vue3与Svelte的对比
第30章:Vue3的发展趋势
第31章:如何持续学习和跟进
附录A:常用Vue3 API列表
附录B:Vue3插件和扩展
附录C:Vue3常见问题解答
附录D:Vue3项目案例
TypeScript从练气入门到走火入魔
Taro开发系统化实战学习
BabylonJS从入门到精通
UniApp跨端开发系统化学习
React Native开发实战系统化学习
Vue3开发从入门到精通
ThreeJS快速上手:从零到项目实战
Canvas快速上手:从零到项目实战
Vue3是Vue.js框架的最新版本,是一个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的渐进式JavaScript框架。Vue.js特别适合构建动态的、响应式的单页面应用(SPA),它注重视图层的渲染,通过双向数据绑定和响应式的数据模型,帮助开发者以一种简单、高效的方式创建复杂的交互界面。
Vue3引入了很多新的功能和改进,如更好的性能优化、更灵活的组合式API(Composition API)等,这让它比Vue2更加轻量、快速、模块化,适合大型应用的开发。
Vue.js最早是由尤雨溪(Evan You)于2014年发布的,当时主要是为了简化开发者在视图层构建中的体验。Vue框架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优化,版本从Vue1逐步演进到Vue3,每个版本都带来了显著的优化和新特性。
Vue3是对Vue2的大规模改进,它在保持易用性的基础上,更好地支持模块化开发、提升性能并优化了框架的灵活性,成为Vue.js生态系统的全新里程碑。
Vue3具备以下显著特点:
Composition API:这是Vue3的标志性改进之一,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替代Options API的方式。通过Composition API,开发者可以更灵活地组织代码,增强代码复用性,特别适合复杂业务逻辑的模块化开发。
性能优化:Vue3对内部架构进行了优化,比如通过编译器的优化、响应式系统的升级、虚拟DOM的改进,使得Vue3在渲染速度和内存使用上比Vue2更具优势。
Proxy-based响应式系统:Vue3使用JavaScript的Proxy
来实现响应式系统,相比Vue2基于Object.defineProperty
的实现,Proxy不仅在性能上有优势,还可以更好地支持数组和其他数据结构的响应式处理。
Tree-shaking支持:Vue3提供了Tree-shaking支持,可以自动剔除项目中未使用的代码,减小项目体积,提高加载速度。
更好的TypeScript支持:Vue3在设计时特别考虑到了TypeScript的兼容性,提供了更完整的类型提示和检查支持,便于大型项目的维护。
Fragments、Teleport、Suspense等新特性:这些特性增强了Vue3在组件构建中的灵活性和性能优化,支持多根节点的组件(Fragments)、将组件渲染到不同的DOM位置(Teleport)以及更优雅的异步组件处理(Suspense)。
Vue3在以下场景中非常适用:
单页面应用(SPA):Vue3在单页面应用的开发中表现出色,Composition API让复杂应用的代码管理更加清晰,性能优化让用户体验更流畅。
多页面应用(MPA):虽然Vue通常被用于单页面应用,但其灵活的组件化体系和模块化构建,也支持在多页面应用中使用Vue3构建局部交互模块。
复杂的企业级应用:Vue3对代码的组织和复用性有很好的支持,适合开发复杂的企业级应用,如数据管理系统、可视化平台等。TypeScript支持使其在大型应用中更具优势。
交互式数据可视化:Vue3与WebGL、D3.js等可视化库结合,可以构建动态数据可视化界面,非常适合仪表盘、数据图表和实时数据展示应用。
移动端应用:通过使用配套的框架,如Vue Native或Ionic,Vue3可以支持移动端开发,为用户提供流畅的体验。
这就是Vue3的概述。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对Vue3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明确其在前端开发中的地位和应用场景。
Vue1的诞生:
Vue2的成熟:
Vue3的开发:
性能提升:
更好的TypeScript支持:
Composition API:
新的生命周期钩子:
自定义渲染器:
更好的Tree-Shaking支持:
设计理念:
目标: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详细了解Vue3的演进过程,以及它相比Vue2的重大改进和设计理念。
安装Node.js:
nvm install node nvm use node
安装Vue3:
npm install -g vue@next
npm install vue@next
验证安装:
vue --version
安装Vite:
npm install -g create-vite
创建项目:
create-vite my-vue3-project --template vue
进入项目目录:
cd my-vue3-project
安装依赖:
npm install
启动开发服务器:
npm run dev
基本目录结构:
my-vue3-project/ ├── public/ │ └── index.html ├── src/ │ ├── assets/ │ ├── components/ │ ├── router/ │ ├── store/ │ ├── views/ │ ├── App.vue │ └── main.js ├── .gitignore ├── package.json ├── vite.config.js └── README.md
目录说明:
步骤1:安装Vite:
npm install -g create-vite
步骤2:创建项目:
create-vite my-simple-vue3-project --template vue
步骤3:进入项目目录:
cd my-simple-vue3-project
步骤4:安装依赖:
npm install
步骤5:启动开发服务器:
npm run dev
步骤6:查看默认页面:
步骤7:修改App.vue:
{
{ message }}
当前计数: {
{ count }}
步骤8:保存并刷新浏览器:
通过以上步骤,你已经成功创建并运行了一个简单的Vue3项目。这个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Vite快速搭建项目,并通过Composition API组织和管理组件的逻辑。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Vue3的安装和配置过程。
Vue3的整体设计是为了增强性能、灵活性和扩展性,使其在现代Web应用中更加高效。我们会分几个要点来理解Vue3的核心理念、架构和源码结构。
Vue3的设计围绕以下几个核心理念:
Vue3的架构可以分为几个关键模块,每个模块各司其职,共同组成Vue框架的核心功能:
响应式系统:Vue3使用Proxy
实现响应式数据管理,包括reactive
、ref
等方法。相比Vue2的Object.defineProperty
,Proxy支持更丰富的数据操作。
虚拟DOM和渲染器:Vue3通过虚拟DOM进行高效的DOM更新,渲染器负责将虚拟DOM映射到实际的DOM结构,并实现虚拟DOM的生成和更新。
模板编译器:Vue的编译器将模板转为渲染函数或虚拟DOM操作。Vue3的编译器支持更灵活的模板指令,并支持静态提升优化。
组件系统:Vue3的组件系统管理组件的创建、注册和销毁,以及生命周期管理等。组件是Vue应用的基本单元。
运行时核心:运行时核心包括处理事件绑定、DOM操作和其他核心功能。
Vue3的架构如下图所示:
Vue3 架构图
┌────────────────────────────────┐
│ Vue3 核心设计 |
│ ┌────────────┐ ┌────────────┐ │
│ │ 响应式系统 | | 渲染器模块 | |
│ └────────────┘ └────────────┘ │
│ ┌────────────┐ ┌────────────┐ │
│ │ 组件系统 | | 编译器 │ │
│ └────────────┘ └────────────┘ │
│ ┌─────────────┐ │
│ │ 运行时核心 | │
│ └─────────────┘ │
└────────────────────────────────┘
Vue3的构建和打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这种模块化的构建和打包流程,便于对Vue3进行二次开发,并适配各种规模的Web应用。
Vue3的源码结构也非常清晰,以下是它的主要目录和文件:
vue-next/
├── packages/ // Vue3的核心模块
│ ├── vue/ // Vue库主模块
│ ├── runtime-core/ // 运行时核心
│ ├── runtime-dom/ // DOM相关模块
│ ├── compiler-core/ // 编译器核心模块
│ ├── compiler-dom/ // 编译器DOM模块
│ ├── reactivity/ // 响应式系统模块
│ ├── shared/ // 共享工具和类型定义
│ └── other-modules/ // 其他模块(如SSR支持等)
├── scripts/ // 构建和打包脚本
├── tsconfig.json // TypeScript配置
└── README.md // 项目说明文档
其中:
packages/vue/
包含Vue核心模块的入口文件,是Vue3的主库。packages/reactivity/
负责Vue3的响应式系统,其中的reactive
和ref
等模块实现了响应式数据绑定。packages/compiler-core/
是模板编译器的核心,负责将Vue模板编译为渲染函数。packages/runtime-core/
和packages/runtime-dom/
则分别管理运行时逻辑和DOM操作。Vue3的整体设计思路、架构图和源码结构清晰合理,通过分模块管理实现了高性能和灵活性。这样的设计使得Vue3更适合现代Web应用的需求,同时也方便了开发者对其进行深入学习和扩展。
组件的概念:
组件的作用:
局部注册:
全局注册:
import { createApp } from 'vue'
import MyComponent from './MyComponent.vue'
import App from './App.vue'
const app = createApp(App)
// 全局注册组件
app.component('MyComponent', MyComponent)
app.mount('#app')
动态组件:
生命周期钩子:
示例:
{
{ message }}
当前计数: {
{ count }}
步骤1:创建组件文件:
{
{ title }}
{
{ content }}
步骤2:在主应用中注册和使用组件:
步骤3:运行项目:
npm run dev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详细了解Vue3中的组件系统,包括组件的概念和作用、组件的注册和使用、组件的生命周期,以及如何创建和使用一个简单的组件。
概念:
优势:
基本用法:
示例:
{
{ message }}
当前计数: {
{ count }}
ref:
import { ref } from 'vue'
const count = ref(0)
console.log(count.value) // 输出 0
count.value++
console.log(count.value) // 输出 1
reactive:
import { reactive } from 'vue'
const state = reactive({
count: 0,
name: 'Vue3'
})
console.log(state.count) // 输出 0
state.count++
console.log(state.count) // 输出 1
使用场景:
功能描述:
步骤1:创建组件文件:
{
{ message }}
当前计数: {
{ count }}
步骤2:在主应用中注册和使用组件:
步骤3:运行项目:
npm run dev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详细了解 Composition API 的概念和优势,学会如何使用 setup 函数、ref 和 reactive,并能够通过一个具体的示例来实现一个功能。
响应式系统的目的:
基本原理:
Proxy的使用:
示例:
const target = {
count: 0
}
const handler = {
get(target, key) {
console.log(`Getting ${key}: ${target[key]}`)
return target[key]
},
set(target, key, value) {
console.log(`Setting ${key} to ${value}`)
target[key] = value
return true
}
}
const proxy = new Proxy(target, handler)
console.log(proxy.count) // 输出: Getting count: 0
proxy.count = 1 // 输出: Setting count to 1
console.log(proxy.count) // 输出: Getting count: 1
优势:
计算属性:
import { ref, computed } from 'vue'
const count = ref(0)
const doubleCount = computed(() => count.value * 2)
console.log(doubleCount.value) // 输出 0
count.value++
console.log(doubleCount.value) // 输出 2
侦听器:
import { ref, watch } from 'vue'
const count = ref(0)
watch(count, (newVal, oldVal) => {
console.log(`count changed from ${oldVal} to ${newVal}`)
})
count.value++
// 输出: count changed from 0 to 1
响应式系统的入口:
reactive函数的实现:
export function reactive(target) {
// 如果目标对象已经是响应式对象,直接返回
if (isReactive(target)) {
return target
}
// 如果目标对象是只读的,返回只读的响应式对象
if (isReadonly(target)) {
return target
}
// 如果目标对象是原始类型,抛出错误
if (isObject(target)) {
return new Proxy(target, baseHandlers)
} else {
console.warn(`target ${target} cannot be made reactive: it is not an object`)
return target
}
}
baseHandlers的实现:
const get = (target, key, receiver) => {
const res = Reflect.get(target, key, receiver)
track(target, key)
return res
}
const set = (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 {
const hadKey = hasOwn(target, key)
const oldValue = target[key]
const result = Reflect.set(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if (!hadKey) {
trigger(target, key, TriggerOpTypes.ADD, value)
} else if (oldValue !== value) {
trigger(target, key, TriggerOpTypes.SET, value)
}
return result
}
track和trigger函数:
function track(target, key) {
if (shouldTrack) {
let dep = targetMap.get(target)
if (!dep) {
targetMap.set(target, (dep = new Set()))
}
dep.add(activeEffect)
}
}
function trigger(target, key, type, value) {
const depsMap = targetMap.get(target)
if (!depsMap) return
const effects = depsMap.get(key)
if (effects) {
effects.forEach(effect => {
if (effect !== activeEffect) {
effect.run()
}
})
}
}
effect函数:
37
export function effect(fn) {
const effect = createReactiveEffect(fn)
effect()
return effect
}
function createReactiveEffect(fn) {
const effect = () => {
activeEffect = effect
shouldTrack = true
fn()
shouldTrack = false
activeEffect = null
}
effect.deps = []
return effect
}
步骤1:创建一个基本的响应式对象:
const isObject = (val) => val !== null && typeof val === 'object'
const targetMap = new WeakMap()
function track(target, key) {
if (shouldTrack) {
let dep = targetMap.get(target)
if (!dep) {
targetMap.set(target, (dep = new Set()))
}
dep.add(activeEffect)
}
}
function trigger(target, key) {
const dep = targetMap.get(target)
if (dep) {
dep.forEach(effect => {
if (effect !== activeEffect) {
effect.run()
}
})
}
}
let activeEffect = null
let shouldTrack = false
function effect(fn) {
const effect = createReactiveEffect(fn)
effect()
return effect
}
function createReactiveEffect(fn) {
const effect = () => {
activeEffect = effect
shouldTrack = true
fn()
shouldTrack = false
activeEffect = null
}
effect.deps = []
return effect
}
function reactive(target) {
if (isObject(target)) {
return new Proxy(target, {
get(target, key, receiver) {
track(target, key)
return Reflect.get(target, key, receiver)
},
set(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
const result = Reflect.set(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trigger(target, key)
return result
}
})
} else {
console.warn(`target ${target} cannot be made reactive: it is not an object`)
return target
}
}
步骤2:使用响应式系统:
import { reactive, effect } from './responsiveSystem.js'
const state = reactive({
count: 0
})
effect(() => {
console.log('count:', state.count)
})
state.count = 1 // 输出: count: 1
state.count = 2 // 输出: count: 2
步骤3:运行项目:
npm run dev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详细了解 Vue3 响应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 Proxy 的使用和优势,以及计算属性和侦听器的实现。同时,通过一个具体的示例,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 Vue3 响应式系统的源码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