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Python种一棵“会思考的树“:自动驾驶决策树的代码拆解与实战

用Python种一棵"会思考的树":自动驾驶决策树的代码拆解与实战

2024年4月,特斯拉FSD v12.4版本更新日志中悄悄提到:“在高速变道场景中,传统决策树模块的响应速度提升30%,误判率下降至0.8%。” 几乎同一时间,Waymo公布其第五代自动驾驶系统的技术细节,明确将决策树作为"规则安全层"的核心——这颗诞生于1960年代的经典机器学习模型,在自动驾驶的"大脑"中依然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

为什么在深度学习风靡的今天,决策树还能在自动驾驶决策系统中"稳坐C位"?当我们用Python亲手种出一棵"会思考的决策树",或许能找到答案。


一、自动驾驶的"决策困境":为什么需要一棵"会说话的树"?

自动驾驶的决策系统,本质是让车辆在每0.1秒内回答一个终极问题:“现在该做什么?”——是保持车道?变道超车?紧急制动?还是礼让行人?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充满挑战:

  • 实时性要求:城市道路中,车辆需在100ms内完成决策(人类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约200ms);<

你可能感兴趣的:(Python!,实战!,python,自动驾驶,决策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