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体应用:是AI工具,还是 AI员工?

智能体应用加速,AI技术从“辅助”进化到“执行”。行业普遍意识到:企业真正需要的,是能端到端解决问题的“AI员工”,而不是“AI 工具”。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团队里有一个“AI 员工”,它可以自己完成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甚至优化业务流程,你会不会觉得这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其实,这样的“AI 员工”已经来了!

智能体的演变:从ChatBot到AI 员工

1、Chabot

从上一代人工智能说起,最常见的 agent 形态就是 ChatBot,ChatBot 也就是对话机器人。

目前很多企业在部署DeepSeek时,最常见想做的应用也是 ChatBot,借助它来做问答、阅读、浏览、撰写等等,但是它的应用场景很窄,只可以起到一个“顾问”的作用。

2、Copilot

2022 年底 ChatGPT 的问世,逐渐进化出了一种新形态的 agent,叫 Copilot ,比较有名的就是 GitHub 和微软的 Copilot 。

Copilot其实是辅助大家来做一些事情,比如写代码、写文章等等,然后使用大模型进行计算推理,得出一些建议和决策,让人来确认。

2024年 8 月份,在 AI 界爆火的软件 Cursor ,它其实也是一个 Copilot 的这种形态,负责提供建议,包括写哪段代码、执行哪条命令,但是最终执行还是“人”来操作的,这是 Copilot 。

3、agent

Copilot 的再进一步发展,就是 agent,那这个典型的代表,就比如说美国做软件开发的

自动机器人,全球首个AI程序员Devin;国内3 月份爆火的一个软件,Manus。

它们特点是:可以异步地、自主地、端到端地完成一件事,过程中也会和人交互,去确认一些事情的权限,以及是否这样执行?但是,它的主流程是由机器来端到端地执行。

所以,agent 的价值就会大很多。

它就像是一个实习生,你给它一台电脑,它自己在端到端地做事情。而不是,它只是坐在你旁边提意见的一个顾问,这样能够节省很多的你需要来做事情的时间,它可以独立地去完成一件事情。

那agent的下一个进阶形态是什么?爱数的观点是“Data agent”,即企业的“ AI 员工”。

为什么Data Agent是企业智能体落地的关键

1、Data Agent对接多源异构的数据

在企业内部,使用agent 时要快速地去对接像数据库、内容数据、机器数据等等,要能够低成本地去接入数据信息,并且需要这些数据信息带细粒度的权限控制。

所以,数据,是agent 需要解决的事情,否则企业很难落地。

2、Data Agent 融合数据处理和工作流

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安排我一个工作任务,让我去做一个研究报告,我需要收集很多数据,需要经过前处理、加工清洗、初步总结、最后写报告,整个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如果和 agent 分离开的话,这个工作过程就不太好控制。

所以,在企业落地agent场景需要有数据流的管理。

3、Data Agent对接多个业务系统,深刻理解企业业务

Agent 真正要发挥很大价值,必须要“理解”企业内部系统,“理解”业务系统有什么样的能力有什么样的数据,才能更好地和它进行交互,才能让大模型基于业务数据进行推理、决策。这样agent 提供的决策建议才是对企业真正有价值的。

所以,在 agent 应用时还要去管理和业务系统的对接、交互。

4、端到端的安全能力

端到端的安全能力包括细粒度的数据控制、模型的获取权限、进入大模型和大模型输出的敏感信息检测,包括非法行为检测、事后检测。

端到端的安全机制确保企业可以放心地使用agent 技术。

Data agent 是基于通用 agent 技术,在企业场景结合多源异构数据、数据流管理、业务系统对接、端到端的安全能力,实现企业场景落地的一种 agent 产品。

从定义上来说,数据智能体,就是通过智能体和工作流等技术的结合,实现数据自动化和智能化,包括预处理问答生成、推荐、决策等,以赋能业务场景与人,提升生产力。

企业如何用Data Agent解决实际问题

数据智能体,从构成上来说,它除了依赖底层通用智能体的技术,还包括数据层面的管理(本体、数据流、临时数据管理等)。另一方面,需要一些方法的管理、包括业务系统的操作和各种各样的技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一个操作界面,就是需要把解决问题的Data agent想象成一个专家组,而这个专家组需要有一个发言人,在你想要了解专家组的工作情况、工作的阶段性结果、工作进度,以及遇到的困难,需要和一个发言人去交流。那“这个发言人”,就是Data agent 的工作界面。

所以爱数决策智能平台 Data agent 会给用户提供一个工作台,让用户在这里可以管理数据,管理智能体配置,以及和“这个发言人”去交流。就相当于,有一个 UI 交互界面。

数据智能体有什么价值呢?

数据智能体至少有三大价值:

1、连接

它能够低成本的连接治理后的多源异构数据、业务系统以及模型能力,形成业务智能体,赋能业务与人。

比较重要的就是,agent现在有很多的组件,比如模型、业务系统、数据,那数据智能体能有机地把这些组件管理起来,然后连接在一起,统一管理,

让它们有机地结合,更大程度地提升我们的生产力,帮助我们来做决策。

2、本体

本体要解决什么问题?

企业内部有很多的数据,没有充分语义化,也没有被连接在一起。解决企业内部数据孤岛的问题,不只是把数据物理上放在一起,更重要的是要在逻辑和业务概念上,把这些数据去连接起来。

而连接这些数据,就要靠本体的能力。

所以,爱数决策智能平台Data agent通过本体对业务进行建模,打破数据孤岛,才能真正的释放数据价值。

3、增强

模型推理需要 context上下文,对它进行推理辅助,让它更好地得出高质量的结果。

这时,我们就需要各种各样的数据、各种各样的方法,只有通过治理,零拷贝安全的异构数据源,赋能模型应用,保障它的安全和效果。

综上,智能体在企业业务场景的落地,需要深度融合企业私域数据和AI 技术,让智能体变成企业的AI 员工,深刻理解企业业务,精准洞察业务需求,并为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决策支持,助力企业迈向决策智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智能体,AI员工,agent,人工智能,智能体,AI员工,ag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