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 AI 系列模型大梳理(一):技术、性能、特色与应用对比


目录

    • 一、LLaMA 系列
      • LLaMA
      • LLaMA 2
    • 二、PaLM 系列
      • PaLM
      • PaLM 2
      • PaLM-E
    • 三、OpenAI 系列
      • GPT-1
      • GPT-2
      • GPT-3
      • ChatGPT
      • GPT-4
      • GPT-4 Turbo
      • o1 系列
      • o3 及 o3-mini
    • 四、Gemini 系列
      • Gemini 1.0
      • Gemini 1.5
      • Gemini 1.5 Flash
      • Gemini 2.0
    • 五、Claude 系列
      • Claude 3
      • Claude 3.5 Sonnet
    • 六、Stable Diffusion 系列
      • Stable Diffusion
      • Stable Diffusion 2.0
      • Stable Diffusion XL 0.9
      • Stable Diffusion 3 早期预览版
      • Stable Diffusion 3.5 全家桶
    • 七、Midjourney 系列
      • Midjourney V1 - V4
      • Midjourney V5.2
      • Midjourney V6
      • Midjourney V6.1


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模型不断涌现,推动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拓展。从语言模型到图像生成模型,不同类型的模型在各自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当下备受瞩目的几大模型系列。

一、LLaMA 系列

大语言模型领域中,LLaMA 模型凭借其独特优势崭露头角。它由 Meta AI 研发,旨在以较低的资源消耗实现强大的语言处理能力。LLaMA 模型的名称来源于 “Large Language Model Meta AI” ,“Large Language Model” 表明它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强调其在处理自然语言方面的强大能力和大规模的模型架构,“Meta AI” 则明确了该模型是由 Meta 公司的 AI 团队开发的。同时,“llama” 在英文中意为 “美洲大羊驼”,所以社区也将这个系列的模型昵称为 “羊驼系模型”。其各版本信息如下:

LLaMA

  • 推出时间:2023 年 2 月

  • 参数量:基础版本参数量从 70 亿到 650 亿不等,包括 7B、13B、33B 和 65B 四个版本。

  • 性能:在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展现出一定的能力,能完成文本生成、知识问答、翻译等任务,且在多语言处理上有不错的表现,支持超过 20 种语言。

  • 亮点:模型架构基于 Transformer,采用了分组查询注意力(GQA)等技术,有效提升了训练效率和性能。并且,它是开源模型,这使得研究人员和开发者能够基于其进行二次开发和优化,推动了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 应用场景:适用于多种场景,如智能客服、内容创作辅助、智能写作等,帮助企业和个人提升语言处理效率和质量。

  • 论文:LLaMA: Open and Efficient Foundation Language Models,该论文详细阐述了 LLaMA 模型的架构、训练方法以及在多个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上的实验结果,为后续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LLaMA 2

  • 推出时间:2023 年 7 月

  • 参数量:分为 7B、13B、70B 三个版本。

  • 性能:相比初代,在性能上有显著提升。在复杂语言理解和生成任务中表现出色,如在对话交互中,能够更好地理解上下文并生成更符合语境的回复;在知识推理任务中,准确性也有所提高。

  • 亮点:经过优化的预训练和微调过程,使其对人类意图的理解更加准确。同时,它在安全性和合规性方面进行了改进,减少了有害和不适当内容的生成。并且,它提供了商业使用许可,降低了企业使用的门槛。

  • 应用场景:广泛应用于聊天机器人、智能助手、智能写作工具等领域,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安全和合规的服务。

  • 论文:LLaMA-2: Open Foundation and Fine-Tuned Chat Models,论文介绍了 LLaMA 2 在模型架构改进、训练优化以及安全性增强等方面的技术细节,为开发者深入了解和应用该模型提供了全面指导。

二、PaLM 系列

说完 LLaMA,我们将目光投向谷歌的 PaLM 系列模型。PaLM 系列基于谷歌自研的 Pathways 系统,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展现出强大实力。

PaLM

  • 推出时间:2022 年 4 月

  • 参数量:5400 亿

  • 性能:在多种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表现出色,文本生成时能产出连贯、逻辑清晰且内容丰富的文本;在问答系统里能准确理解问题并给出合理回答,在一些开放域问答基准测试中超越许多同期模型。

  • 亮点:借助 Pathways 系统训练,实现高效的模型扩展和训练优化;基于 Transformer 架构,能更好处理自然语言序列特性,捕捉长距离依赖关系。

  • 论文:PaLM: Scaling Language Modeling with Pathways

PaLM 2

  • 推出时间:2023 年 5 月(在 2023 谷歌 I/O 大会上宣布推出并发布预览版本)

  • 参数量:3400 亿

  • 性能

    • 多语言能力:在超 100 种语言的多语言文本上训练,语言理解、生成和翻译能力大幅提升,通过日语 A 级、法语 C1 级等 “精通” 级别的高级语言能力考试。

    • 数学与推理:数据集中包含海量数学表达式,在 MATH、GSM8K 和 MGSM 等基准评估中部分结果超越 GPT-4,能解决复杂数学问题并制作图表。

    • 编程能力:支持 20 种编程语言,涵盖常用和特定领域小众语言,在代码生成、理解和编程辅助方面作用显著。

  • 亮点

    • 模型版本多样化:有 Gecko、Otter、Bison 和 Unicorn 四个版本,轻量级 Gecko 模型可在移动设备运行,离线每秒处理 20 个 token,方便不同场景部署。

    • 训练优化:训练数据量达 3.6 万亿个 token,是前代近 5 倍,模型完成复杂任务更高效,对语言多样性和复杂性理解更深刻。

    • 专业领域拓展:基于 PaLM 2 推出 Med-PaLM 2(医学领域,能回答医学问题,在美国医疗执照考试达专家水平,探索多模态能力)和 Sec-PaLM 2(网络安全维护,分析解释潜在恶意脚本行为,检测威胁)。

  • 论文:PaLM 2 技术报告

PaLM-E

  • 推出时间:当地时间 2023 年 3 月 7 日

  • 参数量:5620 亿

  • 性能:PaLM-E 是 PaLM-540B 语言模型与 ViT-22B 视觉 Transformer 模型的结合体,可在视觉、文本等多模态输入下做出具体决策并执行复杂任务,如对带手写数字图像执行数学运算,借助移动机器人完成 “把抽屉里的米饼拿过来” 等指令,且行动计划能根据环境变化调整。

  • 亮点:具备多模态思维链推理、单图像提示训练的多图像推理等涌现能力,无需预先处理场景和人工预处理注释数据,即可实现更自主的机器人控制。

  • 论文:PaLM-E: An Embodied Multimodal Language Model,发表于 ICML 2023 ,论文作者包括 Danny Driess、Fei Xia 等来自 Robotics at Google 和 TU Berlin 等机构的研究人员 。该论文阐述了 PaLM-E 将真实世界的连续传感器模态纳入语言模型,建立词语与感知联系的方法,以及在多模态推理和具身决策任务中的表现与优势。

  • 研究方向:探索在家庭自动化、工业机器人等现实场景的更多应用,激发多模态推理和具身 AI 研究。

三、OpenAI 系列

OpenAI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其推出的模型在行业中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早期的 GPT-1 到如今的 GPT-4 Turbo,每一次迭代都推动着语言模型技术的发展。

GPT-1

  • 推出时间:2017 年 6 月

  • 参数量:1.17 亿

  • 性能:作为 OpenAI 的首个生成式预训练模型,开创了 NLP 领域预训练 - 微调的先河。它在语言生成、文本分类、问答等基础 NLP 任务上展示出了一定的能力,虽然在性能上与后续模型相比有差距,但为后续模型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 亮点:基于 Transformer 架构的 Decoder 部分构建,首次引入了生成式预训练的概念,先在大规模无监督数据上进行预训练,再针对特定任务进行微调,这种方式显著提高了模型在下游任务上的表现。

  • 论文:Improving Language Understanding by Generative Pre-Training

GPT-2

  • 推出时间:2019 年 2 月

  • 参数量:15 亿(基础版本),最大版本达 1.5B

  • 性能:相较于 GPT-1,GPT-2 在语言生成能力上有了质的飞跃,能够生成更加连贯、自然且富有逻辑性的文本。它在零样本学习场景下表现出色,即在没有针对特定任务进行微调的情况下,也能对多种自然语言处理任务做出较好的响应。

  • 亮点:训练数据量大幅增加,达到 800 万网页的文本数据,模型规模也显著扩大。具备更强的泛化能力,展示了语言模型在少样本或无样本学习下的潜力,引发了对语言模型能力边界的广泛探讨。

  • 论文

你可能感兴趣的:(LLM,人工智能,LLaMA,PaLM,GPT,Gemini,Claude,Midjour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