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下安全测试的流程

1️⃣ 需求分析阶段(明确目标)

- 确认测试范围:

  是 Web 应用?API?移动端?服务器?数据库?

- 定义安全目标:

   数据保密性?权限控制?是否需要抗拒绝服务攻击检测?

- 识别用户角色和权限模型

   管理员、普通用户、游客,各自能干什么?

2️⃣ 信息收集阶段(打基础)

- 收集目标信息:

 域名/IP地址、开放端口、使用的技术栈(PHP、Java、Node.js 等)等。

- 识别入口点:

 表单、URL 参数、Header、API 接口等。

工具推荐:Nmap、WhatWeb、Shodan

3️⃣ 威胁建模阶段(识别潜在风险)

- 使用工具或方法识别潜在威胁:

   SQL 注入点

   登录机制是否容易被暴力破解

   Session 是否容易被劫持

- 使用 STRIDE模型 分析威胁(微软提出的一种安全建模方法):

S:Spoofing(伪装)

T:Tampering(篡改)

R:Repudiation(否认)

I:Information Disclosure(信息泄露)

D:Denial of Service(拒绝服务)

E:Elevation of Privilege(权限提升)

4️⃣ 安全测试执行阶段(动手实测)

  • 静态测试(SAST):

     检查代码中是否有硬编码密码、注释中泄露信息等。
    
  • 动态测试(DAST):

    模拟真实攻击,验证是否能成功利用漏洞。
    
  • 重点测试项目:

    输入验证(防止注入)
    
    身份认证机制(是否弱密码、暴力破解)
    
    会话管理(是否使用安全 Cookie、Session 是否可预测)
    
     权限控制(越权访问)
    
     数据传输加密(HTTPS)
    

工具推荐:Burp Suite、OWASP ZAP、Nikto、Postman + jwt.io、SQLMap

5️⃣ 漏洞分析与报告阶段(输出结果)

  • 记录每个漏洞:

     漏洞类型、发现路径、复现步骤、截图、严重程度(高/中/低)
    
  • 提供修复建议:

     比如:使用参数化 SQL、加密敏感数据、验证用户权限等
    
  • 工具辅助报告:

     Burp Suite 可自动生成漏洞报告
    
     也可以用 Word/Markdown 格式手写更详细的报告
    

6️⃣ 修复验证阶段(跟进处理)

  • 开发修复漏洞后,你要进行 再次验证

     漏洞是否真的修复了?
    
     是否引入了新的问题?
    
  • 通常也会进行一次简单的回归安全测试

小结流程图(便于记忆)

需求分析 → 信息收集 → 威胁建模 → 安全测试执行 → 漏洞报告 → 修复验证

你可能感兴趣的:(安全测试,安全性测试,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