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treetMap学习笔记3

终于,重要的,关键的时刻到来了!

关于osm的数据格式:

从网站上下载下的xml格式文件,通过对数据的解析,获得矢量数据,并且保存成shp!

OpenStreetMap的元素(数据基元)主要包括三种:点(Nodes)、路(Ways)和关系(Relations),这三种原始构成了整个地图画面。其中,Nodes定义了空间中点的位置;Ways定义了线或区域;Relations(可选的)定义了元素间的关系。

以上是http://blog.csdn.net/scy411082514/article/details/7484497博客中看到的。

不过在我的分析看来,用最简单的说法,就是点、线、面,还有一个“tag”,定义空间数据的属性信息,这种解释有可能并不能完全说明其结构,但是比较简单容易理解,下面看看简单的示例:

Node

 
 

定义了点的唯一id,其他属性信息和最关键的经纬度信息,tag中k关键字(key),v是值(value),可以定义多个tag,具体的key表示对数据元素的不同描述。


Way


 
 
 
 
 
 
 
 
 
 

 Way节点表示线元素的唯一id,nd节点代表组成该线要素的点,ref表示点的id,tag是属性信息,highway=primary表示道路类型,name=沂河东路 表示道路名称。


Relation

 
 
 
 
 
 
 
 
 
 
 
 
 
 
 
 
 
 
 
 

面要素信息,通过way的id找到组成面的线要素,并确定外环还是内环,同样tag中有名称属性和其他描述信息。


现在我只是将某一区域的道路数据提取成shp,关于osm也只是一知半解,让各位见笑了!现在贴出成果,有图有真相,希望有好的建议大家告诉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openStreetMap,开源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