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计算机公共课考点(1)——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

专升本-计算机公共课考点分析

    •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
      • 1.信息与数据
      • 2.信息技术
      • 3.信息高速公路
      • 4.文化的基本属性
      • 5.计算机文化
      • 6.计算机的起源
      • 7.计算机的发展
      • 8.计算机的特点
      • 9.计算机的分类
      • 10.计算机的应用
      • 11.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 12.数制的定义
      • 13.常用的进位计数制
      • 14.数制的转换
      • 15.算数运算和逻辑运算
      • 16.计算机中数据的单位
      • 17.数值的表示
      • 18.文字信息的表示
      • 19.计算机系统的定义
      • 20.计算机硬件系统
      • 21.计算机软件系统
      • 22.程序设计语言
      • 23.微型计算机的分类
      • 24. 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 25.常见的微型计算机硬件设备
      • 补充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

1.信息与数据

  1. 信息的功能是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
  2. 信息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切物质和事物的属性
  3. 数据是指存储在某种媒体上可以加以鉴别的符号资料
  4. 数据是信息的 具体表现形式 ,是信息的载体。
  5. 信息是数据的逻辑意义
  6. 信息在计算机内部以 二进制形式 存储

2.信息技术

  1. 信息技术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的相关技术

  2. 信息技术是可以扩展人类信息功能的技术

3.信息高速公路

  1. 高速度、大容量、多媒体的信息传输干线,称为“信息高速公路”
  2. 信息高速公路是指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4.文化的基本属性

  1. 文化的基本属性:广泛性传递性教育性深刻性

5.计算机文化

  1. 计算机文化:以计算机为核心,集网络文化、信息文化、多媒体文化于一体,对社会生活和人类行为产生广泛、深远影响的新型文化
  2. 人类文化发展的四个里程碑:
    1. 语言的产生
    2. 文字的使用
    3. 印刷术的发明
    4. 计算机文化(内容更深刻,影响更广泛)

6.计算机的起源

  1. 英国数学家 查尔斯·巴贝奇 被称为计算机之父
  2. 1946年美国 宾夕法尼亚大学 正式运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

7.计算机的发展

  1. 根据计算机采用的主要 元器件 不同,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分为四代
  2. 第一代(1946~1956年):电子管计算机,也叫“真空管计算机”,采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3. 第二代(1956~1964年):晶体管计算机,主要用于数据处理
  4. 第三代(1964~1971年):集成电路计算机:高级语言得到发展出现操作系统和会话式语言
  5. 第四代(1971年至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开始了计算机网络时代
  6. 对于新一代计算机来说,最基本的元件是芯片。芯片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是推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之一
  7. 我国从1956年开始研制计算机,1958年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1964年,晶体管计算机,1971年集成电路计算机,1983年巨型计算机
  8. ENIAC不是存储程序控制的计算机
  9. 第一台投入运行的由 存储程序控制 的计算机是英国人设计并制造的 EDSAC

8.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具有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容量大工作自动化通用性强具有逻辑判断能力等特点

9.计算机的分类

根据处理的对象、用途和规模不同,可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1. 根据处理的对象划分: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混合计算机
  2. 根据计算机的用途划分:专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
  3. 根据计算机的规模化分:举行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等

衡量计算机规模的主要技术指标:

字节、运算速度、存储容量、输入和输出能力、价格高低。

10.计算机的应用

  1. 科学计算:科学和工程中的数值计算,是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天气预报)。
  2. 信息管理: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对大量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形成有用信息。应用于 办公自动化、事务处理、情报检索、企业管理和知识系统等领域,是计算机应用最广泛的领域。
  3. 过程控制:又称“实时控制”,用计算机及时采集检测数据,按最佳值对控制对象进行自动控制或自动调节,在冶金、石油、化工、纺织、水电、机械和航空等部门得到广泛应用。
  4. 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脑的部分功能。
  5.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利用通信技术,将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互联,实现世界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共享,并能交互式的交流信息
  6. 多媒体技术应用系统:利用计算机、通信等技术将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综合起来,使之建立逻辑关系,并对其进行加工处理的技术。
  7. 嵌入式系统。
  8. 计算机辅助系统
    1.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2.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3. 计算机辅助教育(CAE)
    4.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5. 计算机辅助测试(CAT)
    6. 计算机管理教学(CMI)
    7.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11.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1. 巨型化:向着计算速度更快、存储量更大、功能更强大的方向发展。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你可能感兴趣的:(专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