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架构师之路 ---- 数据结构与算法

第一章 架构师之路 ---- 数据结构与算法

文章目录

  • 第一章 架构师之路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前言
  • 一、数据结构与算法的重要性
  • 二、算法
    • 1. 定义
    • 2. 五大特征
    • 3. 设计原则
    • 4. 度量指标
    • 5. 常用算法
  • 三、数据结构
    • 1. 数据的逻辑结构
    • 2. 数据的存储方式
    • 3. 常见数据结构


前言

在编程的世界中,算法和数据结构无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是编程的基石,是构建高效、稳定、可扩展程序的关键。掌握这两大核心概念,将为其编程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算法和数据结构的重要性,并为新手提供掌握它们的方法。

一、数据结构与算法的重要性

1. 提升程序效率与性能

优秀的算法和数据结构能够显著提升程序的运行效率和性能。在计算机科学中,我们通常使用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来衡量一个算法的效率。一个高效的算法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减少资源消耗,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比如: 在一个无需数列中查找某个元素, 对比最坏情况时遍历整个数列, 采用二分查找算法, 那么查找时间将大大减少. 同理如果在一个需要频繁插入与删除数据的场景下, 使用链表而不用数组作为数据结构, 可以避免大量的数据移动,从而提高性能。

2. 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

在面对复杂的编程问题时,如图像处理、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高级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些问题通常涉及大量的数据处理和复杂的计算过程,没有合适的算法和数据结构支持,很难实现高效的解决方案。

例如,在图像处理中,我们可能需要使用到各种复杂的算法来处理像素数据,以实现图像的增强、变换或识别等功能。在大数据分析中,我们可能需要使用到高效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来处理和分析海量的数据。在机器学习中,算法更是核心,从数据的预处理到模型的训练和预测,都离不开算法的支持。

3. 优化资源利用与内存管理

合理的数据结构选择还可以有效地优化资源利用和内存管理。在编程中,内存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如何合理地分配和使用内存直接影响到程序的性能和稳定性。一些数据结构如链表、树和图等,可以动态地分配内存空间,避免不必要的空间浪费。同时,它们还可以提供高效的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从而优化内存的使用效率。

4. 培养编程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和理解算法和数据结构的过程也是培养编程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通过掌握各种算法的思想和数据结构的特性,程序员可以更加灵活地设计程序、优化代码结构并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思维能力不仅对于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也是资深程序员不断提升自我、追求卓越的重要素质。

二、算法

1. 定义

算法是指在解决问题时,按照某种机械的步骤一定可以得到问题的结果(有的问题有解,有的没有)的处理过程。算法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的描述。

2. 五大特征

2.1. 正确性

一个算法必须保证执行有限步骤之后结束,即算法的每个步骤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2.2. 正确性

在每种情况下所应执行的操作,在算法中都有确切的规定,使算法的执行者或阅读者都能明确其含义及如何执行。并且在任何条件下,算法都只有一条执行路径。

2.3. 正确性

算法原则上能精确的运行,在现有条件下是可以实现的。算法中描述的操作都可以通过已经实现的基本操作运算有限次地实现。

2.4. 正确性

一个算法有0个或者多个输入,以刻画运算对象初始状态。

2.5. 正确性

一个算法有一个或者多个输出,以反映对输入数据加工后的结果。由于算法需要给出解决问题的结果,没有输出结果的算法是毫无意义的。

3. 设计原则

3.1. 正确性

算法的正确性是指假设给定有意义的输入, 算法经有限时间计算, 可产生正确答案先建立精确命题, 证明给出某些输人后,算法将产生结果; 然后证明这个命题。
算法的正确性有两方面的含义:

  1. 解决问题的方法选取是正确的,也就是数学上的正确性;
  2. 实现这个方法的一系列指令是正确的。

算法的正确性的四个层次:

  1. 程序不包含语法错误
  2. 程序对几组输入数据满足规格要求结果
  3. 对典型的、苛刻的、带有刁难性的几 组输入有正确的结果
  4. 对一切合法的输入都能产生满足规格 要求的结果

3.2. 可读性

算法为了人的阅读与交流,其次才是计算机执行。因此算法应该易于人的理解;另一方面,晦涩难懂的程序易于隐藏较多的错误而难以调试

3.3. 健壮性

算法的健壮性是指算法在处理各种不同的输入数据时的性能和稳定性。一个算法越健壮,就越能够适应输入数据的变化并保持较高的性能。 为了评估算法的健壮性,通常需要对算法进行测试,并观察它在处理不同类型的输入数据时的表现。一个算法可能会在处理某些类型的数据时表现良好,但在处理其他类型的数据时表现不佳。因此,算法的健壮性通常是相对的,取决于算法需要处理的特定类型的数据。 对于某些应用,算法的健壮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决定了算法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例如,在医疗领域,算法的健壮性可能决定了算法是否能够准确地诊断疾病,从而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因此,在设计和使用算法时,健壮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3.4. 高效率和低存储

算法应该尽可能地高效,即算法的执行时间应尽可能短。存储量是指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最大存储空间,两者都与问题的规模有关。

4. 度量指标

算法在编成可执行程序后,运行时需要耗费时间资源和空间(内存)资源,因此衡量一个算法的好坏,一般是由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衡量的,即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时间复杂度主要衡量算法运行的快慢,而空间复杂度主要衡量算法运行需要开辟的额外空间。

4.1. 时间复杂度

时间复杂度是一个函数,它定量地描述了一个算法运行所耗费的时间;一个算法的运行时间与语句的执行次数成正比,算法中基本操作的执行次数,成为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但是在实际问题中不需要计算出准确的执行次数,只需要知道大概次数,其时间量度,记作:T(n)=O(f(n)),称作算法的渐近时间复杂度,即大O渐进表示法。第一章 架构师之路 ---- 数据结构与算法_第1张图片
时间复杂度耗费的时间从小到大依次是:
O(1) < O(logn) < O(n) < O(nlogn) < O(n^2) < O(n^3) < O(2^n) < O(n!) < O(n^k)

4.2. 空间复杂度

空间复杂度是一个数学表达式,是对一个算法在运行过程中临时占用的空间大小的量度。空间复杂度不是计算临时占用多少个字节,而是看临时创建的变量的个数,这里也使用大O渐进表示法,记作:S(n) = O(f(n)),其中:n为问题的规模或大小。
存储空间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1. 输入数据所占用的存储空间;
  2. 指令常数变量所占用的存储空间;
  3. 辅助(存储)空间。

5. 常用算法

5.1. 查找算法
5.1.1. 线性查找

线性查找(Linear Search)是一种简单的查找算法,用于在数据集中逐一比较每个元素,直到找到目标元素或搜索完整个数据集。它适用于任何类型的数据集,无论是否有序,但在大型数据集上效率较低,因为它的时间复杂度是 O(n),其中 n 是数据集的大小。

public class LinearSearch {
   
    public static int linearSearch(int[] arr, int target) {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if (arr[i] == target) {
   
                return i; // 目标元素的索引位置
            }
        }
        return -1; // 目标元素不存在于数组中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
   2, 5, 8, 12, 16, 23, 38, 56, 72, 91};
        int target = 23;
        int result = linearSearch(arr, target);
        if (result == -1) {
   
            System.out.println("目标元素不存在于数组中");
        } else {
   
            System.out.println("目标元素的索引位置为: " + result);
        }
    }
}

5.1.2. 二分查找

二分查找算法(Binary Search)是一种高效的查找算法,用于在有序数组或列表中查找特定元素的位置。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将数组分成两半,然后确定目标元素在哪一半,然后继续在那一半中搜索,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找到目标元素或确定不存在。二分查找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 O(log n),其中 n 是数据集的大小。需要注意的是,二分查找算法要求数据集必须是有序的。如果数据集无序,需要先进行排序操作。

public class BinarySearch {
   
    public static int binarySearch(int[] arr, int key) {
   
        int left = 0;
        int right = arr.length - 1;
        while (left <= right) {
   
            int mid = left + (right - left) / 2;
            if (arr[mid] == key) {
   
                return mid;
            } else if (arr[mid] < key) {
   
                left = mid + 1;
            } else {
   
                right = mid - 1;
            }
        }
        return -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
   1, 2, 3, 4, 5, 6, 7, 8, 9, 10};
        int key = 7;
        int index = binarySearch(arr, key);
        if (index != -1) {
   
            System.out.println("Element found at index " + index);
        } else {
   
            System.out.println("Element not found");
        }
    }
}

5.1.3. 哈希查找

哈希查找算法(Hashing)是一种用于高效查找数据的算法,它将数据存储在散列表(Hash Table)中,并利用散列函数将数据的关键字映射到表中的位置。哈希查找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散列函数将关键字转换为表中的索引,从而实现快速的查找操作。在平均情况下,哈希查找的时间复杂度可以达到O(1)。但是,在最坏情况下,哈希查找的时间复杂度可能会退化到O(n),其中n是散列表中存储的键值对数量。

public static int[] twoSum(int[] nums, int target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算法,数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