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来北京的人谈论北京的样子,就像在谈论南极北极珠穆朗玛峰

支付宝告诉我:我在北京市朝阳区排名第XXXX名,超过全国XX%的用户。

不是诧异于我在过去的这一年花了多少钱,因为本身就是个入不敷出的篓子。但是谁告诉你,我在北京待的5个月,比不上在太原待的那6个月?你凭什么认为这5个月就决定了我这一年的总结里就只有北京?

妈的,你说的没错。

如果这一年还有什么可以拿出来津津乐道的事,那可能就是北漂了。马上半年过去了,我竟然还在北京。

一个只要谈起来,就会有人龇牙咧嘴发出怪叫的地方,“我去过一次,随随便便打车要二百多块!”

不想来北京的人谈论北京的样子,就像谈论南极北极珠穆朗玛峰,远得一辈子都想不到,有什么非去不可的理由?

北工大那边晚上的马路,车少,空旷到可以在大冬天光着脚踝跑来跑去。杂七杂八的菜市场,夏天的夜晚还有很多人摆摊卖蛐蛐。冬天高档一点,摆摊的东西从昆虫变成了瓶装的香水,亮晶晶的。

路过的时候,我偶尔会透过那些透明的玻璃,看一眼里面承载的液体,香与不香好像能感觉出来。要不然就是一个小伙子挡住我的视线,在给某个重要的人挑着这份礼物。

八月份的时候,我坐在窗前经常对着外面一阵一阵的烟花爆竹声生闷气。那地方哪里像是我印象中的北京呢?俨然就是我家乡的场景。

妈妈来北京看我的时候,惊奇地问我:北京这样的地方竟然不禁烟花,而且就是个平常至极的日子?

是的。这可能与我们想象的有点不同。

工作日,我走到三里屯的时候,有点像乡里人进城。我穿着不太合时宜的少女装,格子裙,红皮鞋,背红色书包。乘电梯上楼,感觉似乎和人群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遥远。

刚来的那一阵儿,我被一个学姐拉进了一个微信群。群里面一共二十人,全部都是来北京北漂的同龄人。我们约好:在北京,凡是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分享出来。

于是,我知道了在北京其实大家最害怕的还是孤独。一次演唱会,一个读书会,一次户外徒步游,都能让我期待很久。

从前我不缺能陪我做很多事的朋友,那时候我觉得独处一下真是爽死了。现在我又不得不把这种孤独当成常态,告诉自己其实慢慢也就习惯了。

姑且把这当作一个大城市的流浪。

顺带提提乡下:

很久以前,我也遇到一个和我一样的乡下男孩。我们约着出去玩的时候,不搞任何娱乐项目,就是沿着有灯光的路一直走啊走啊。那个时候,人人都穿运动鞋,平底鞋。所以走很久也不觉得太累。

他没有说是蠢蠢欲动,也不说什么成熟的话。后来,我们在肯德基见面,吃的东西从凉皮肉夹馍变成一碗藤椒米线。不过,人的口味好像也变了。我禁不住藤椒热辣的刺激,他也受不了没有藤椒的米线。

玩到12点差不多了说回家,他忽然说,别回家了,你打车还得100块,不如我们开个房去睡吧。

这样子就和他单纯的样子不搭了。

我很失望。

对了,我和他谈恋爱,没有拿过他一件礼物。

嗷,就是这么简单。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想来北京的人谈论北京的样子,就像在谈论南极北极珠穆朗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