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发脾气、磕头、倒地应该怎么做?

无论你是否喜欢,所有的小孩子都会时不时地发脾气,而孩子的每次发脾气很大程度会让养育者变得生气,克制不住想要“教育”他们。理解孩子为什么会发脾气以及如何做就非常重要了,能帮助我们在孩子情绪失控时保持平静。

小盼很早前生气发脾气没有如他的意,他就会气得把头在地上磕,有时也会在门上,床边磕,最近变成了蹲着一下子扑倒躺地上。之前的时候我们要不大声吼一声制止他的这种行为,但不会有用,要么把他抱起来,可以防止受伤,要么有时不理他,想着说等他磕,磕痛了以后就不会磕了,但这样也是没用的。发脾气、撞头,在未能得偿所愿的孩子身上都是很常见的。有时这些行为是一个孩子发泄自己的沮丧感的方式。往往孩子会觉得这样“管用”,也就是这能让他得到他相信自己需要的东西:他想要的,想吃的,或者我们的关注或者想达到的目的。

有时就会觉得奇怪,这才一岁的小屁孩,为什么一着急就会急得用头往地上磕呢?现在大一点了,每次出门也会不想回家,看到想要的东西也会指着要买,奶奶带出去玩了不过瘾,还会自己跑来牵我的手,牵着往门口走,要出去玩。

而弟弟家的孩子也有过在地上躺着不起来,要买棒棒糖,要逛超市,或者每次哭到情绪失控,一直要要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为止,这些都是让大人非常头痛的问题。

面对这些养育中的“家常便饭”,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小孩会拥有成年人拥有的所有感受。他们会感到伤心、兴奋和沮丧,但是他们既缺乏表达这些感受的词汇,又缺乏处理这些感受的技巧,以及对冲动的控制。事实上,大脑中负责情绪控制和自我平静下来的部分在一个人长到20-25岁之前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你想一想,控制我们自己的情绪都那么难,就不会对自己学步期的孩子很少能成功做到这一点再吃惊了。

孩子们会重复他们觉得“管用”的方法,我们要做的就是抱着他们,以一种平静、和善而坚定的方式来处理这些情况,允许孩子有他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试图改变或替孩子解决;大点的孩子甚至可以与他们共情,并把他的感受说出来 ,以便他们能开始理解这些感受,但是要避免说教,因为:当孩子大脑被情绪淹没时,他无法'思考",这时说的话通常只会火上浇油。不说话能防止情绪第二次失控--往往是自己的 ;发脾气是会传染的,没有人能在生气时做到最好;帮助孩子平静下来,而不是惩罚他或者一直说教。

1、让自己先平静下来。榜样是最好的教师,当我们自己平静时,这将会对孩子的情绪做出更有效的回应。然后和善而坚定的做出回应。(我弟弟家的情况就是我妈自己情绪就不好,会吼、骂孩子,而弟妹的做法往往是想要照顾孩子的情绪和感受,但是做不到坚定,因为做一下发现没用就放弃了,还是把娃丢给我妈)

2、克制住试图“解决”孩子的发脾气,或用奖励来哄劝孩子的冲动。提出将引起争端的物品给孩子,会教给他知道发脾气是达到其目的的一个好办法。要记住,发脾气是很正常的,但向孩子的要求、让步只会导致孩子更经常发脾气。要保持和善、平静、坚定。(弟弟家他们一边说孩子喜欢看手机喜欢吃糖,哭的时候还经常说要去逛超市,孩子一发脾气或者又经常用手机或者糖或者说走逛超市去哄孩子,所以就处在这样的循环中)

3、不要过于纠结孩子的行为。发脾气很少会像看上去那样是针对你的,觉得性质很恶劣,必须要教育。孩子都不是蓄意的或者“坏”,而是缺乏完全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我们有时会觉得孩子莫名奇妙就打人,尤其是奶奶有时会觉得我辛苦带你,你还没事老打我,会说以后我不带你了这样的话,但其实孩子发脾气都不是针对谁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孩发脾气、磕头、倒地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