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8

中原焦点团队高级6期肖巧风,坚持分享第1036天

非言语行为的运用

语言表达是咨询双方交流信息,沟通感情,建立咨询关系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咨询师帮助求助者的主要工具之一,因而言语行为在咨询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咨询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非言语行为,或伴随言语内容一起出现,对言语内容作补充、修正;或独立出现代表独立的意义,在咨询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咨询师用理解把握非言语行为,促进咨询。


1.尊严与行为在自身中的作用

(1)加强言语。重音、手势和面部表情与言语一起出现,可使言语的意义更丰富,情绪色彩更鲜明,加强了言语的理解和表达。

(2)配合言语。非言语行为将配合言语,促进交流。例如,求助者如果想继续表达,那么他会把手停在空中,此时咨询师不应打断,而是应该进行倾听。

(3)实现反馈。听话者对讲话者做出持续的反应,如面部表情可表示同意,理解,惊讶,不满等信息,是对方感知到自己的反应。

(4)传达情感。交流中常用非言语形式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喜欢,理解,尊重,信任的程度,像面部表情和声调这样的非言语暗示比言语信号影响更大。

非言语行为也是表达共情,积极关注,尊重等的有效方式之一。



2.目光注视

当一方倾听另一方叙述时,目光往往直接注视着对方的双眼,但不是只盯着。而当自己的在讲话时,这种视线的接触会比听对方讲话时少些,即奖者被听者更少注视对方。

一个性格内向,羞怯的求助者,会不习惯目光过多的接触,他既不敢太多注视别人,也不愿别人看着自己。

一般来说,使自己感到愉悦的人,人们更愿意注视;比起同性来,对异性的注视可能更多些,但作为咨询师来说,对异性的主适应适度,否则可能是求助者感到不礼貌或带来困扰,尤其面对异性敏感这事更应谨慎。

咨询中的目光使用很重要。咨询师是否善于利用目光参与倾听和表达,这直接影响到咨询的效果。

眼睛应注视求助者的哪些部位为好?

一般来说,目光大体在求助者的面部为好给对方一种舒适的、很有礼貌的感觉,并且表情要轻松自然,目光范围过小,会使求助者产生压迫感,而目光范围过大则会显得太散漫,随便。

目光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义,咨询师应恰如其分的使用,如表达安慰时,目光充满了关切。给予支持时目光传达出力量,提供解释时,目光蕴含着智慧。



3.面部表情

心理学家真灯布列顿谈到推销员如何了解顾客的心理时说,假如一个顾客的眼睛向下看而连转向旁边表示你被拒绝了,如果他的嘴是放松的,没有机械式的笑容,下颚向前,他就可能会考虑你的建议,假如他注视你的眼睛几秒钟,嘴巴乃至鼻子的部位带着浅浅的笑意,笑容轻松,而且看起来很热心,这个买卖便做成了。

达尔文在他的著作《人和动物感情的表达》中,探讨“是否相同的表情和姿态通用于人类的各个种族”,他对世界各地的观察材料进行分析,认为人类在面部表情的沟通上极为相似,也就是说眼睛和嘴巴张大,眉毛上扬,使惊愕的表情;害羞会脸红;愤慨或挑衅时会皱眉头、昂首挺胸,并紧握拳头;人在深思问题或接力解开疑惑时,会皱起眉头或眯起眼睛。

一般不愉快或迷惑可以借助皱眉来表达,嫉妒或不信任时会将眉毛上扬。研究发现,一条眉毛扬起是传统的怀疑信号,双眉扬起是惊讶的信号,双肩下垂则是沮和忧伤的信号。


4.身体语言

咨询师和求助者的身体姿势的运动和位置在相互沟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变化往往能反映咨询状况的某种变化,身体语言具有丰富的含义,一般低头表示陈述句的结束,抬头表述问题的结束,而较大幅度的体态改变表示相互关系的结束,表示思维过程或较长的表达的结束。

如果体态的改变到了不再正视对方的地步,则表示不愿再交谈下去,想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对象上去。

有时咨询师会发现求助者移动身体,把脚及整个身体对着门口,这个姿态很可能是求作者项结束交谈,他的体态正式向告诉:我想离开。


5.声音特质

声音通常包括音质,音量,音调和言语速度。人们借助于声音的轻重缓急,自觉不自觉的表达自己错中复杂的思想和感情。

音调的提高表明对所谈的内容的强调,也表明某种情绪如激动,兴奋没有,这既可以是愤怒,也可以是惊喜,而音调降低也可以是一种强调,以引起听着注意,也可以表示一种怀疑,回避或者是因为涉及到敏感,痛苦,伤心的事情,声音强度增大,以常表明一种强调一种激动的情绪,而声音强度减轻,则可能表示一种失望不快或软弱,心虚。

节奏加快表明紧张和激动,节奏变慢则有可能是因为冷漠沮丧,或正在思考是不是要表述,如何表述。

咨询师不仅要善于判别求助者声音变化所表达的含义,还有善于运用声音的效果加强自己所描述内容的意义及情感。例如,做解释、指导、概述时,应尽量保持平和的语气,语速中等,给求助者稳重,自信,可靠的感觉。情感反应和情感表达是应有与内容相吻合的情感。咨询师的语速太快,太慢,声音太重,太轻,音调太高太低都是不妥当的。

咨询师要善于利用声音停顿的效果。这种停顿有时是一种强调,以引起求助者的重视,有时是一种学问,你观察求助者的反应,有时则是为了给求助者提供一个思考的机会。


6.空间距离

一般来说,在专用咨询室里,座位的布置则应符合有助于咨询关系建立、彼感到适宜的原则,距离以1米左右为好。最好是成直角或钝角而坐,这样可以避免太多的目光接触所带来的压力。

一般来说,若双方同性别时,其间的距离会小于异性间的空间距离,而且两女性间的距离会小于两男性间的距离;青年或成年男性咨询师在面对年轻的女性,求作者是距离会大于面对儿童、少年时的距离;有些对此敏感、防御性强的求助者希望距离大些;有些希望寻求依靠、帮助的求助者则希望距离小些,以得到一种安慰。

如果面对的是危机咨询或寻求感情支持的求助者,则缩短距离,可以最大限度的表示咨询师的关切,咨询是微微前倾的身姿,能使求助者感到咨询时愿意接纳他、帮助他。


7.衣着及步态

一折也可以视为非言语交流的一部分,因为衣饰能反映一个人的个性、经济地位、文化修养、审美情趣,等等,尤其是就能体现出求助者来访时的某种心情。

同样求助者的步姿、动作、神情对于咨询师把握求助者亦是有价值的。

一个人的个性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当时的情绪,往往可以通过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表现出来,咨询师只要善于观察,往往能真正了解到求助者内心的活动,这对于咨询非常重要。

感恩一切的遇见。

二、读书分享

持续每日阅读第1016天,有声打卡第1016天,专业提升学习第731天

三、讲师班开讲第215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3-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