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妈妈疯狂追星,要不要阻拦?

这是“奇葩说”某一期的辩题,辩手是如何讲的已然不记得了,谁赢谁输也并不在意。只是对这个题目有单纯的想法,写写自己的感触。如果妈妈疯狂追星,我要不要阻拦呢?第一眼看到如此字样,肯定是反对的,缘由是我在妈妈心中会变渺小了,而那个“星”在妈妈心中的份量重了,我吃醋,所以阻拦,这是出于我掩藏于心的自私而生出的第一反应。然而扪心自问,能否站在妈妈的角度来感受这份疯狂的热爱呢?

我们都属于感情内敛型,本本分分地行走于轨迹上,按部就班地生活、行事,五、六十岁的人更要以身作则地维护家族的稳定与颜面。每次问妈妈人生还有什么心愿?她只是说:盼我结婚。其他再也问不出一丝半缕的期盼了,然后捋起袖子为我奉献的节奏。真的没有私欲了吗?还只是不敢表露于此。别说父母辈的心愿了,连我们自己都茫茫然而不清楚自己的需求,脚踩西瓜皮的滑离,能涌现排山倒海般的热爱是多么幸运和美好啊!

如果妈妈在这样的年龄还能蹦出疯狂追星的举措,那是她打破自己生命束缚的决绝勇气,是真心的一次疯狂热爱,我不忍打碎她的希冀,也不忍心去阻扰。即使要耗去金钱、精力、时间,我都愿意随她疯狂一次,我会尽自己最大可能去满足她的追星,但也会试着引导她的正向追求,陪她一起燃烧这份热情,我希望她还有决堤般的情感倾泻,不仅仅只是为家人的付出,而是为自己的人生活着,即使得不到他人的包容与理解,也愿意为妈妈摇旗呐喊地助威一番。

如果妈妈疯狂去追星,那她就会有志同道合的伙伴,可以经常走出家门聚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听闻别人的故事和阅历、谈谈自己的女人心事,而不总是依偎在以家为圆心方圆五公里以内的悠转,也许还能淘来姐妹情缘;也不只是看抖音、打消消乐、斗地主的手机控,热切地关注爱豆的讯息,和他人一道分享这些有温度的话题,甚至鼓舞她为爱豆现场去打call,激发她的少女心;因为这份热爱,也会促使她更加舍得为自己花钱,买好看的衣服、护肤品等等,还会更加注重身体健康,有好的体魄才能追星。这些改变是作为子女希望看到的,当然追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甘愿承担。

如果妈妈疯狂去追星,那她终于可以放下家务活了。只要妈妈在家,洗衣、做饭、洗锅刷碗等等所有家务活,总是妈妈的事,我们习以为常地享用她的付出,而不觉得有何不可,还习惯挑三拣四地指东吆西。2018年整年她的胃病一直反复发作,但家务事依然是她不愿推诿的份内事,她甚至觉得只是做家务事已经算是很轻松的事了,无需计较。如果她去追星,放任这些家务,之前坐享其成的人尽管会有不适,但终会克服而学会分摊和自理,她也可以享受摆脱家务的束缚,拥有自己的小秘密和自不言说的乐趣。

如果妈妈疯狂去追星,那她的世界会变的更大些,对于爱豆的喜欢会带来更好的精神状况,也是压力和情绪的排解出口。现在不愁吃喝了,外婆外公也已经过世多年,但是妈妈每谈起她的原生家庭尤其谈到外婆总是幽怨而难过不已,我不知道她经历了怎样的童年、少女时代,但是我知道那时的她极不快乐。我认识妈妈时她已经成了妈妈,肩负起一个大人应有的责任与忙碌。这些年走来,刻在她心中的童年伤痛并没有随着时间或父母的离去而真正消散,我也没有能力去消融这份伤痕,所以妈妈一直有反复的胃病,这是心理压力的外显。所以我希望有个情感的汹涌来袭,用一种浓烈的爱来试图抹去那些曾经的印记、忘却心理的压力层,勇敢地去拥抱生活的点点滴滴与真切,用力、更用力地为自己而活,对于爱豆的爱,期待再次重新爱上自己,与过往和解。

这些其实都是自己偷懒的心切,自己无法握住妈妈的手给予慰藉,而借助一个遥不可及的人获得救赎与治愈。这正是我们习以为常的麻木,对于触手可及生活的无视与不作努力,我们想要借助外力来改善已有的问题,对于利己的事物想要一直原封不动地保留。以上很多的事都是在能力范围内的,只是我也不断给自己找借口的拖沓和自私。以为只要妈妈追星了,一切问题引刃而解,妈妈也会变成一个全新而fashion的妈妈,一切欣欣向荣而全是美好,只是所有事情都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而我们需要付出使得利大于弊,一切刚刚好的样子,而使得遗憾更少一些。

现实中的妈妈,没有亲姐妹,也没有闺蜜或者特别亲近的小姐妹,受了委屈只能憋着,实在憋不住,才会向我倾诉一下,隔着屏幕,再安慰的话语也显得单薄与无力。买的新衣服总是没有合适的场合穿,居家的菜米油盐中,穿不出洁净与优雅;买的护肤品,因家中无法避免的风吹日晒,涂抹不出效果而直接过期。也曾极力邀请妈妈来城市小住,但都被拒绝了,又是晕车、又是不想给我添麻烦、又是要做饭给爸爸等等,种种牵绊使得她一年又一年地守望在家乡的土地上。而她没有做过高铁、飞机,没有看过大海、高山,没有吃过自助餐、烤肉,只因有我这么个不孝之女,无法带她看世间的繁华与美景。

到了父母辈的年龄,还敢打破常规的出牌吗?而怕被诟病:为老不尊、上梁不正下梁歪。叔叔去世快十年了,婶婶一直都想再嫁,只是舍不得儿子,所以就一直在寻觅合适的人选,既能照顾这个家、男人条件也要过的去。只是这样的人选真的不易找,从叔叔过时的三个月一直到现在都在寻寻觅觅。她的这份悸动的心一直被世人所指摘,总是劝慰她算了,或者背后议论纷纷。但再婚是婶婶多年来的心愿,可是又裹足不前,为什么?还是缺乏勇气,想再婚是真心的,想被世人接纳和顾及儿子也是真心的,但二者不可得兼啊,人生往往就是如此的难以抉择,中老年更是不易打破常规,有时不仅仅是勇气,还有太多的考量和洗牌的代价。

另一位老夫妻,六十岁左右了,但是妻子暗合邻居鳏夫。难以启齿的秘密,妻子经常半夜悄悄溜出家门去约会鳏夫,丈夫发现好多次了,也明戳戳地闹过,但是外人都劝妻子切段孽缘、劝丈夫息事宁人,劝夫妇重归于好,于是他们真的做到了,如外人所愿地一如当初般生活,只是他们的真实交流与芥蒂如何呢?很难知晓,因为这么大年纪了,不会被理解做出的任何出格之事,于是一如既往。

这两个故事扯远了,只是有感于此时,追求心中的幸福或者梦想,不仅对于年轻人来讲难,对于即将步入老年的他们也非常难,有些人真的想要为自己活一回,也会有“激情澎湃”、“荷尔蒙爆棚”之时。犹记得“霍乱时期的爱情”,七、八十岁的男主在马上要见到爱慕了多年的女主时,紧张到身体不适,而临场退缩。现实中的他们羁绊于世俗的“言之有理、言之凿凿”,但是年老的他们也有梦想和心愿的权利,在事情发生时,能平心静气地坐下来问问:“为什么会如此?”而不是上来就大肆指摘“怎么可以这样?”。年老可以颐享晚年,但也可以随心而活,91岁齐白石依然可以娶妻,75岁的褚时健可以种橙,人生从来都是有选择的,只是被世俗的评判眼光剥夺了。

如果妈妈真的疯狂追求明星,是疯狂追求,跳起来的肯定是爸爸,我想我无力安抚这两位老人家,必然是鸡飞狗跳乌烟瘴气,不敢想象。假设很美好,只是现实必然很狼狈,我想我还是会想办法劝阻妈妈的“疯狂”,用各种方式和冷水浇灭这份热情,因为别人家的妈妈去“疯狂”追星,会拍手称赞勇敢和个性,自家妈妈去“疯狂”追星,则是劳神费力和心累。这就是现实,避之不及的现实,每个人遵循基本的生活原则和理念,然后才能轻叹一口气的放松。

写下这些假设和现实,还是很愧疚,欠妈妈一份回报与关怀,更欠她一个女婿,尽管现代的爱情观告诉我们:为自己而结婚。但在整体的大环境下,还是很难做到撇去父母的不管不顾,至少我还没有力量做到,更重要的是自己要结婚,所以给予父母最大的安慰就是:赶紧领一个人回家。那时妈妈肯定把他当明星般高光追随了,她的心病也会一并疗愈了,我期待……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妈妈疯狂追星,要不要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