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7 母亲与婴儿

看了温尼科特的《母亲与婴儿》部分内容,想到自己的宝贝刚出生的情景,据说第一天不让吃奶,只让喝水,排便后才能吃。可是宝宝一直哭,粪便还没有排出。半天了,我抱起来宝宝,就想喂奶,又认为这时身体还不会产奶,也不知从哪里得到的信息说婴儿诞生后两三天才能有奶水。在婆婆的劝说尝试下,孩子含到乳头就故大口大口地吮吸起来,饥渴难耐、狼吞虎咽般地,还真的有奶了,还是被孩子吸出来了?我很惊呀。又责备自己傻傻地,让孩子就那么饿着哭,孩子吃饱后乖乖地睡着了。
唉,无知者无畏!不过意识扩大了,也不能责备从前。

父母有想要孩子的想法时,已经跟未来的孩子有了链接,心理上的孩子已经出生了。父母为了迎接宝宝的到来,做好了一切准备。爸爸给予妈妈足够的保护,妈妈享受着婴儿般的照顾。怀胎十月,是成为婴儿的十月,尽情享受,她们就会从自私状态变为无私状态,母亲的本能才能焕发出来,她们会自然地对孩子负责、爱护、亲密。母亲自身遭受着怀孕的妊娠反应,如果得不到老公和家人甚至社会福利的照顾,她得不到满足,也给不到肚子里宝宝足够的满足,也不会了解宝宝的需要。孩子真的诞生后,做好准备的父母对孩子的欢迎无比真诚、喜爱。孩子从一开始就超越了起跑线。如果是意外怀孕,或者被迫等,妈妈在考虑是否要这个孩子,或者如何打掉,那么这个孩子就悲惨了,似乎能想象出,以后肯定会不顺。

母亲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甚至是儿科医生的提示,就能体会到婴儿是需要被抱起还是放下,是需要单独待着还是需要翻个身,她会知道最必要的东西恰恰是所有体验中最简单的部分,这些体验基于无活动的接触。

温尼科特母婴理论的重要概念:
1、母亲的抱持(容器功能):

母亲用臂膀抱住婴儿,同时在内心里也抱住婴儿。婴儿被母亲拥抱,只能理解用身体语言表达的爱。只有被足够好的抱持,婴儿才能发展整合经验的能力,和一种“我存在”的感觉。母亲的抱持功能是婴儿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2、母亲的镜映功能:

婴儿依赖于当他凝视母亲的脸的时候母亲的表情回应,以建立他的自体感。当他看到他在母亲的眼睛里的自己时,开始获得了对他自身的知识。

温尼科特说:“当我看到我被凝视,我就存在”。这种无声的交流建立并丰富了真实的感受。

如果母亲自己太忙碌,或是她的情绪低落,感受到挫折,而不回应婴儿,那么他就会为这种情绪所压倒,并且把这些摄入内心,这将带来稳定人格塑造的失败。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10-07 母亲与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