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钻福利社|十一月总结

十一月马上就过去了,忙碌的十一月,接下来是忙碌的十二月。想想就头疼。十一月持钻量增长到了12k,还算不错吧,也许这也是坚持的结果。十一月也给给一些友友文章写了比较多字的留言,字数比较多的记录如下,刚才数了一下,有13个,有的是一年陪伴营学习历史的,有的则是简友的日常更文。

终于无为,其实能留名史册,实是有为之人,也许因为他,刘备与诸葛亮才能在那个对的时间遇到自己对的人。这样的隐士留给人间的也许不是轰轰烈烈的故事,但是他们看似轻描淡写得言行,也可以算是润物无声吧。——绿阴冉冉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关于司马炎的故事,我知道这个人,但是处世为人做事风格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人确实是仁爱天下的人,他的结局如何,会否因为人心过于仁慈,其实反而不适合帝王之家,毕竟权力从来都是一场游戏,容不得仁慈的——绿阴冉冉

名士们有的不少雅量没法学得来,我觉得有相当一部分也没必要学,人首先是有情感的动物,有很多本能的生存或心理需求,压抑着是不对的,会憋出病来的。但是农村里那种丧事上的略带表演性质的(我相信很多人是真的非常悲痛)痛苦,我也觉得别扭——念丫

魏晋时期也许由于大环境的不稳定,社会动荡不安,名人名士即使有出仕的想法,也有很深的担忧,万一站错了队,后果可是不堪设想的。也许正式这一种环境,造就了那个年代人们的内心普遍的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烈,表现出来似乎就是玩世不恭,特立独行。也是年代的产物吧!——佛晓星辉

文章写的真好,史记开创了历史文献编撰的纪传体先河,使得历史后人眼里更加的具体形象,栩栩如生,从人物的故事中了解那段历史的重要过程,我们今天大多数人了解的历史其实也都是这个样子的,依赖于人物的故事来知道过去,还原过往真实,品味成败得失,古为今用——沐梓星辰

两千多字的文章,这个情节翻转得真是跌宕起伏,科长在局里给人做嫁衣,没想到跑到社会上还是给人做了嫁衣,社会这个大熔炉,真的是无处不江湖,防不胜防啊——离九思

我曾经也非常抵制跑步,上学时候跑一千米,每次跑完都头疼得厉害,我就认定自己跑不了步。直到去年有段时间在上海呆着,黄浦江边环境挺好,坚持跑了一段时间,从最初的八九百米,后来可以一口气跑两公里多,也感觉到跑步没有那么难,对身体的好处却很明显。可以后来疫情起来,中断了。现在估计我一口气又只能跑七八百米了——七月的岛

吉吉从期待到失望再回到开心描绘的非常形象,童话故事我感觉就是用孩子们听起来很有画面感,很有形象的文字来给孩子们讲故事。文中吉吉的心理描写也很贴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小孩子的心理没有特别复杂的弯弯绕,就是简单明了,什么感觉就怎么表达,形象塑造很符合孩子特征——朵儿淘气

世说新语中讲述的每个人都是生活中很小的一个细节行为或言辞,所以感觉它不是通过一个故事讲述出一个人的形象,不是要褒奖谁,或者贬抑谁,而是通过那个年代名士的每一个具体行为,来记录在那个年代,社会面给那种行为的评价。我这样感觉——念丫

在内心分析别人,思考自己,寻找自己应当亲近深交的人,即使放在今天也一样的是每个人立足社会,实现自身价值,获得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关于这方面传统俗语有很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的故事”“知人知面不知心”,都是讲我们社会中得从内心里去认真分析选择交往的人——渔晚

卧冰求鲤的故事很美好,甚至可能都是真实的,不过可能没有脱光衣服而且冰也不厚。第二个故事,有些愚孝了,尊敬长辈,孝顺父母是做人的美德,但是不分是非对错,一味放纵,就有些过于迂腐了。人的精神心境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家其实更倾向于平等尊重的相处,当然父母有需要时是必须万死不辞的——念丫

分享也许在寻求被需要,人的需求有很多层,从生存到成就感。放解决了温饱问题,人们会追求精神上的欢愉,成就感是一种,我觉得被需要感是更高级的成就感,所以分享自己的东西给他人,也是希望获得认同,获得被需要。——负债的宝贝

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也不断成长,是各自各自修行的过程,并不是到了灵山就修成了正果,而是修成了正果才到得了灵山。这段分析很正点,反正我原来看电视就看热闹,神仙妖怪,打打闹闹,很是热闹,现在看到这种解读,各个看起来相似的故事里似乎也是按照这种人物逻辑来组织的。不愧是经典——凡人简语

你可能感兴趣的:(持钻福利社|十一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