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不器。

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具一样,只具备某一种能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是具备理想人格的人。君子应该具备多种能力,而不是只在某一个领域有所专长。不是专才,而是通才。纵观中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历史中,没有专门的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无不是身兼数职的通才。诸葛亮既是政治家,又是军事家,打仗治国都很有一套,而且文章写得也漂亮,前后出师表传诵千年,历久弥新。不好意思,这不是诸葛先生专门写的,这就是当年的一篇公务文章。

王守仁是著名的思想家,他的心学影响了整个明朝。直到现在还在对心学进行着研究和运用。他不仅是个思想家,还是个超群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不仅搞哲学,还懂军事,能写书。我们不仅奇怪,为什么过去的读书人都是多面手呢?他们是怎么成为多面手的呢?我们中国的文化从来都不是死读书,读死书。通过读书,了解到做人的原则和立场,通过读书明了解决问题的道理和方法,通过读书,了解生活中的美和志向。

因此,古代的先贤能通过读书和实践,不断地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把中国文化中的道,运用到解决问题方面,不同领域的问题,解决的方法都不一样,但是其中的道理是不变的,原则是不变的,也因此他们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得出了自己的解决问题之道,就成了生活之中的多面手。这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社会不仅需要很多专业人才,更需要通才。我们想要让自己的收入增加,可以拥有更好的条件享受更美的生活,仅仅在某个领域有专长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断地通过学习和锻炼,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多面手,那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在不同的领域展现自己的价值。一个有能力有价值的人,是不会为自己的工作发愁的;一个拥有多种能力的人,必然也有能力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更美好。

我有一个朋友是个专业钳工。在工厂中做技术员。他的钳工作业水平很高,才28岁,就已经是高级技师了。在他们机修厂中,他是不可或缺的技术人才。收入待遇都不错。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有这么好的手艺,到哪儿都不愁饭吃了,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本本分分的过自己的小日子,没事儿扯会儿闲天儿,看看报纸,过得岂不是逍遥自在?可是这位老兄从来都不是能够闲的住的主儿,得知我在电台做主持人,又在办演讲班,就老是来找我,问我该怎么练习发音,怎么才能练好演讲!我很奇怪,一个技术员,不好好钻研技术,练演讲干什么呢?他神神秘秘的一笑,和我说,厂里业务不断在发展,现在能够做好钳工作业的技术人员不多,我想开个技术交流会,提高一下大家的技术水平。可是我不会演讲啊,一上台讲话就脸红心跳,那怎么行呢?所以就来找你帮我指导指导。他在我的演讲班里学习了2个多月,明显的演讲水平不断的提高,他的技术交流会也成功的举办了,为此,厂里表扬了他,并把他提升为技术指导。技术指导当了不到一年,我听说他又去报班学管理去了,我问他为什么又去学管理,他说,技术指导不好做啊,年轻工人都很有个性,都有自己的想法,我这个技术指导在和他们做交流的时候,他们都不太爱听我的,不学学管理,就管理不好他们,他们技术不能提高,厂里的工作就没办法进行,影响产品质量,那怎么能行啊!管理学学完了,他就成了全厂最年轻的技术厂长了。最近他又迷恋上写毛笔字去学书法了

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探索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并且不断的实践,带来的是我们自身的进步和成长。君子不器,不是只满足于自己拥有某种专长,而是要兼收并蓄,不断地成长进步,成为一个多面手,成为那个不可或缺的人。机会总是会留给有准备的人,现在的学习实践,就是为了在有机会的时候,能够抓住机会,能做事、能成事、做好事,并因此改变我们的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子曰:“君子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