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大讲堂

我曾经跟老师说,我们培养的孩子最理想的是身心健康、品行优良、学业优异,有家国情怀,有国际视野。我觉得考试是需要能力的。这种能力不一定是靠每天刷题来训练,教给方法和技能,让他自己去灵活运用,才会形成应试的能力。我个人比较赞同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比如说为孩子积累宽厚的基础,打好丰厚的人文底蕴,那么核心素养也罢,必备品格也罢,就会在日常的积累中逐渐形成。

社会发展到今天,孩子们不能只读书,只读课本。“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才应该是今日学生的学习范围-过去教材是孩子学习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孩子学习的教材。一个目光短浅、视野狭窄者,他如何能应付得了未知有无限可能的社会?

作为老师,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是那些在百度中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可以搜索到的知识?我们不能要求孩子与百度比储存,我们更不能要求孩子去古人比经验,我们要教给孩子的,是未来社会需要的思辨性的人才、创新性的人才、协作性的人才应该具备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班主任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