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8

选调生看:北大清华就业情况与教育内卷程度

Graduate

Grassroots work

_

      结论:北大毕业生一半去体制,清华三成毕业生去体制。北大清华去体制大多是某省委组织部(定向选调生)。

part  01

2019年北大毕业生

这两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在经历贸易战、新冠肺炎疫情,再到现在的新基建中,就业与发展仍然是重中之重。北大清华是作为我国学校学历第一梯队,通过他们毕业生就业情况一窥全国毕业生的就业实情(就业方向)。一般而言,经济越好毕业生对于企业机构的追求更高。

     在就业战略已经说明基层就业的重要性了,定向选调生就业渠道对于北大来说将会越来越大。

毕业生就业将近一般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了。

     签约单位大多是某省委组织部,再仔细观察一下除了华为和腾讯,组织部和银行几乎涵盖了北大毕业生的用人渠道。

燕园一景

part 02

2019年清华毕业生

    在每年的就业市场上,理工科的学校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像互联网计算机,金融经管从一开始的就业薪资就比其他行业高出一大截。

清华毕业生也有众多的学子毕业以后建设基层,每次看到清华,就会想到《无问西东》,西南联大的精神遗产还是被继承了,民族之光永远闪烁。

     清华的毕业生中三成进入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

     清华毕业生相比北大的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更多了,所以说北大毕业从政的多,也许是一开始专业就限制成了这样。

梦回清华园,紫荆园食堂味道还是想念,欲罢不能

冬天去隔壁滑冰撩妹的生活

永远在记忆中了

part 3

教育内卷

先看看研究生报名的热度

在现阶段,特别是疫情后,读研的本质已经变了。对于以前可能是为了知识学术甚至是为了通过研究生学历找到一份好工作,现在确实通过读书来延迟就业。以前招本科就行的,现在要研究生起步;以前要研究生的,现在要985,211起步,甚至还要限制本科硕士双985。学历的限制某种意义就是教育过剩,教育部颁发的文凭帽子太多了。这个时候教育内卷,越来越很多海外硕博,与土博开始的竞争,在以前出去都不会回来,现在却回来了。

原因大概两点吧,一是我国经济待遇上来了,外面的月亮也没那么远了,留学生的归属感更高了;二是因为留学生人数暴增,印度裔的薪金要求更低,华裔竞争不过了,再加上中美关系恶化,华裔留学生能获得学校某些资源潜移默化减少了

越来越来多海龟与本土人才竞争工作岗位,出国一年五十万,回国工作一年二三十万,以前本科还能有机会有好工作,现在全部研究生起步,全民考研。

本科不如狗,硕博满地走,恐怖如斯。

图书馆还是更有内味啊

thu去年开学典礼的时候,邱校点名了林万东(云南高考状元),邱校一定不会是因为他是状元点名他,武亦姝去年名气比他大多了。据说林拿到录取通知的时候,正在工地挣学费,太令人唏嘘了。

邱校为啥单独点名他,因为清华园里像他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寒门再难出贵子,清华园农村学生越来越少,再过十年应该再也不会有了。上升的道路彻底封闭了,再也不会向底层开放了,除非发生巨大的社会变革。

清华北大在国内的就业形势,就是风向标,就看你你理解多少了。

想了解选调生,报考选调生,请关注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