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5

在大自然中有某种平衡与和谐的感觉,季节如约而至,如约而去,生命循环往复,付出和收获结合为一个美丽和谐的整体。每一场灾难——风暴、地震、洪水——都是成长和变化的一个更大的和谐而自然的循环组成部分,自然之美根据它的自身法则展现在我们面前。


上面这段话出自《要事第一》的作者,它表面讲得是大自然规律和特性,实质是告诫人们,科学的手段可以尝试季节倒转,摆脱重力的影响,以人力抗拒自然规律,但我们自身无法成为自然规律,只有用诚信的态度去遵守生活的基本法则,平和与生活质量才能应运而升。

举个例子:生活中常常看到商家的恶意竞争,没有全局思维,不考虑双赢模式,只顾眼前的蝇头小利,拼低价、售劣品、无售后、摊大饼式的管理方法,管理者不从以“要事第一”出发,直接损失品牌信誉,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现在人们购物,除了讲求品牌质量,同时还要兼备良好的售后服务,只有这样产品才会吸引更多的客户并留下客户,为什么呢?质量是基础,售后是保证。

换句话说,在一定程度上完美的售后服务就是商家的“信誉标签”,信誉代表客户对产品的信认,信认是黏合剂也是信誉的自然结果,它不仅给商家带来商机,更会有强大的附加价值出现。

我以前买东西没考虑过售后问题,有一次我买了件皮衣,外型款式都很好,并不知道衣服外层是喷胶处理的,经过摩擦,一周后,腋下就出现了斑驳,属于质量问题。

由于厂家售后不好,商家根本不退,一个人一件衣服虽小,从长远看就是一个大问题,厂商损失信誉等于砸广告,就是输给了思维模式,他们在销售过程中不知道以“要事第一”为基础,与销售商家达成共识,做好售后服务,实现双赢模式。


《要事第一》这本书中直接向管理者提出,以原则为中心,“要事第一”为基础的第四代时间管理法,告诉他们要用平和心态处理事物,尊重内心的思考就要依据以下三条原则。

一、要做到要事第一,就要培养平和的心态。

我们是人不是事物,也不是分配任务的对象,我们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独到的能力,有合作能力,共同做到要事第一,可以超过我们自己单打独斗所能取得的任何成就。

从根源上说,想拥有平和的心态,要认识到人是捣乱因素。必须接受人们对事物的不同声音和看法,尊重第三种方案。

就生产厂商来讲,只有厂商与销售商相互协作,才会减少许多麻烦,提高效率,但前提要抛开自己的小心思,是作为合作者来工作,尊重自己的内心,用平和的心态对待事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工作中的双赢。

二、成功人士的特性

优秀的成功人士,他们以原则为中心,计划重要但不包揽一切,安全感不建立在舒适圈中,有自由航行的能力。愿意与人合作得到更大的回报,遇到困难,可以把人和问题分开,而不是一味的争吵,使用原则和智慧为自己制订界限。不沉溺于昨天,也不做白日梦,具有服务意识,注重学习,理智而现实的生活,

我们要看到和学习这些优秀人士的处事方法,重要的是内心与行动要达成共实,不会为自己犯的愚蠢错误指责自己,他们原谅自己,也原谅他人,在竞争过程中双方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取长补短、有所提高。共同进步才是双赢的结果。

三、学会取舍,做到要事第一

放弃那些让人高兴但建立在幻觉之上的构想,生活中任何不切实际的幻觉,只会让人一时兴奋,事与愿违的挫败感影响个人自信。学会规划要事第一,遵从内心感受,从而获得更大的安全感。

高质量的生活来自内心的平和,有效的时间管理是遵从“真北”原则,前瞻性的规划是从“要事第一”出发,相互依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特征,共同进步才是最好的结果。

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美.韦伯斯特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