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西域传(四)

汉书·西域传(第四讲)

大家好,我是“诗书优游”国学主题分享交流群历史频道的主播普洱。 今天我们先来到汗血宝马的产地,大宛国,位于康居国的南面,大月氏的北面,王都在贵山城,有三十万人。土地风气、物类民俗与大月氏和安息相同。这里的人擅长酿 造葡萄酒,有些富豪家里藏酒一万多石,保存几十年都不坏。此地人嗜酒,马的饲料是 苜蓿。

大宛有大小城池七十余座,出产良马,马出汗似血,因此称“汗血宝马”,传说是 天马的后代。

张骞向汉武帝禀报大宛有良马的情况后,皇帝就派遣使者带着千两黄金以及金马, 到大宛求购汗血宝马。可大宛王自认为与长安相距遥远,汉不会派大军前来攻打他们, 又珍爱自己的马,就不肯与汉交换这些宝马。汉使口出妄言辱骂大宛王,大宛王怒而杀 汉使,并夺了他们的财物。由此,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统兵讨伐大宛,战争持续了 四年,前后有十几万将士参战。无奈之下,大宛人斩下了他们的王毋寡的头,献上了宝 马三千匹,这才让汉军班师回朝。既然大宛王已死,就又立了大宛贵族中亲汉的昧蔡为 王。一年以后,大宛贵族认为昧蔡谄媚于汉,才使本国遭到了屠杀,于是就一同起兵杀了昧蔡,另立了毋寡的弟弟蝉封为王,又派遣质子入朝侍奉,汉皇也顺势派遣使者赏赐 安抚他们。又派了十余批使者,到大宛周边的各个国家搜寻奇珍异宝,以此宣扬自己讨 伐大宛的威风。大宛王蝉封与汉朝约定,每年献给汉两匹宝马,汉使还带了一些葡萄和 苜蓿的种子回汉。皇帝因以宝马众多,又有很多外国使者,就在离宫旁种了许多葡萄和苜蓿,一眼不能望到尽头。

从大宛向西一直到安息这些国家,虽然语言有些差异,但也大体相同,所以能够相互交流沟通。这些国家的人长相皆是眼睛深陷,面部多胡须,并擅长做生意,分毫必争。

此地人比较尊重女子,女子说的话,丈夫必然遵从。这里没有丝绸和漆料,也不知道如何铸造铁器。直到有汉使和逃亡的士卒来到这里,才教会他们铸造铁兵器。他们得到汉 的黄金和白银后,都用以锻造器具,不作货币使用。

从乌孙向西直到安息的这些国家,都与匈奴亲厚。匈奴曾经围困攻打月氏,所以月 氏十分畏惧匈奴,一有带着单于信件的匈奴使者到来,沿途就会有月氏人无偿供给粮食 财物,不敢有一丝怠慢。可汉使来的时候,就必须要出钱财货物购买交换,才能得到粮 食马匹。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别,是因为其与汉地相距遥远,对他们构不成威胁,而汉朝财物众多,所以汉使必须通过购买,才能获得所需物资。直到呼韩邪单于归顺汉朝后, 这些国家才对汉有了些尊重。

桃槐国,离长安一万一千零八十里,有人口五千,无其他详细的史料记载。 休循国,在葱岭以西,王都在鸟飞谷,有一千三十人。民俗衣物与乌孙相同,随着牲畜逐水草而居,是塞族人。 捐毒国,在乌孙的南面,王都在衍敦谷,有一千一百人。南与葱岭相连,此地没有居民,向西翻越葱岭,就能到达休循。衣物与乌孙相同,随牲畜逐水草而居,紧邻葱岭, 是塞族人种。

莎车国,在疏勒的东面,王都在莎车城,有一万六千三百七十三人。有铁矿山,还 出产青玉。

宣帝时期,乌孙公主(汉解忧公主)的小儿子万年很受莎车王的喜爱,莎车王死后无 子,他死的时候万年在汉地。莎车国人想要依附汉朝,又想讨乌孙的欢心,就上书请立 万年为莎车王,汉皇同意,派使者奚充国送万年去莎车。万年当上了王,十分暴虐,国 人都很厌恶他。已故莎车王的弟弟呼屠徵,杀了万年和汉使者,自立为王,又联合其他国家背弃汉朝。当时卫侯冯奉世正作为使节,护送大宛使者回国,就以汉朝的名义召集周围国家,发兵攻打莎车,杀了呼屠徵,更立其他贵族子弟为莎车王。回到长安后,冯奉世被封为光禄大夫。这是元康元年的事。 疏勒国,位于通往大月氏、大宛、康居等国家的必经之路上,王都在疏勒城,有一万八千六百四十七人,有大交易市场。 尉头国,在疏勒的北面,但是山道不通,王都在尉头谷,有二千三百人。种田和畜牧,逐水草而居,衣物与乌孙相同。



参考书目:《汉书·西域传》中华书局

 《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 中国考古网

1、帛书《相马经》,西汉,长 30.5 厘米,宽 19 厘米。现存 77 行,5200字。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现藏湖南省博物馆。汉阳陵马骨。

2、骑马俑

4、与大宛相关的汉简


5、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半截沟镇的石城子,2014 年至今,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考古调查与发掘整理,最终认定这里就是汉代著名的疏勒城。发掘出的三枚骨镞和汉代瓦当。


你可能感兴趣的:(普洱-西域传(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