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提问说服人

(录自喜马拉雅音频《好好说话》025<吴锦标>)

说话是连接自己和世界的工具。今天想和你谈谈怎么用三个问题来诱导对方,做出某个决定。

我们生活中时常会碰上些我们想要劝的朋友或者是家人,像劝朋友戒酒、戒烟,甚至是劝朋友减肥,但我们发现啊,在确认的过程中,我们两人之间的对话始终不陷入。今天请执中来扮演我的声优宝们来演绎一下,通常出现的对话模式大概长什么样。比如说吧,我们要执中去做运动。那通常我们会怎么开始呢?

“哎,执中,最近好像胖了耶,你为什么不考虑去运动一下呢?

“也是有想过啦,不过真的没时间呢。

“其实每天跑步不需要花多少时间呐,每天做个15分钟不就完了吗?为什么就不要出这15分钟?

“没有跑步专用的鞋子啊,哪像你有跑鞋我没有啊嗯。

“买一双不就完了吗?为什么不去买呢?

“嗯好吧,也有道理,那我我在想象好了。”

来我们先暂时打住啊你有没有发现,执中似乎刚才一直处在一种抗拒的状态中,一直在想借口来试图堵住提问者。难道说执中会真的不相信自己能变得更健康一点吗?难道执着他不相信运动有益健康吗?那更不可能嘛!那为什么他会一直处在这种抗拒的状态中呢?

其实真正的原因在于劝导者的提问方式出了问题。我们重新再看一下到底刚才劝导者是怎么问的啊。

首先是第一个问题这么问的。执中啦,你最近好像变胖了。为什么不花点时间去运动呢?来,你注意啊,这个问题貌似是在劝执中去运动,你想一想啊,如果有人开始问你你为什么不去运动哎,你这是脑袋会开始想什么,你不去运动的理由,对不对?换句话说,刚才这一个问句其实是正在给职中的脑袋下了这么一个指令。亲,开始构思你选择不运动的合理理由喂,这也就是为什么刚才职中才会给出第一个答案,也就是说啊,我没时间嘛。

紧接着又问了一个问题,执中啊,其实只要每天花15分钟慢跑也OK呀。为什么你连15分钟都不抽出来呢?又来了,这时职中的脑袋就会因为你这个问题开始去寻找自己不愿意抽时间去运动的理由啦。发现了没有,这么一来二去的,职中的脑袋,他不只是找到了不运动的里。我们的问题还更加刺激她让她坚定地相信自己不想运动的念头。要知道提问是一个很重要的说话技巧,和她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它其实会偷偷的左右对方的思考方向。那我们今天要怎么样劝导执中呢?还我们同样要利用提问的威力啊,今天就给你提供能够诱导对方抉择的三个问题。

首先第一个问题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大问题。我们需要通过这个问题为执中决定正确的思考。这时千万不要问他为什么不去运动,我们要找机会去问他为什么他会想要去运动,我举个例子吧。你先找个机会和执中先聊聊。当对方聊得很高兴的时候,你可以这么问他嗯嗯,等等啊职中等等。

“很奇怪耶,你看起来不是那种喜欢慢跑的人呐,那为什么你会对慢跑感兴趣呢?

来,这个时候对方的脑袋会开始想什么。为了回答你这一道问题,他会开始去寻找自己对慢跑可能感兴趣理由,对吧。那如果这时他开始告诉你

“啊啊,我之所以会对于慢跑感兴趣,嗯,是因为最近有点胖了,所以有考虑要不要开始跑步嘛。

唉,一旦对方开始提供答案,那就恭喜你了!你已经成功让对方的思路定位到正确的方向来了。

那紧接着我们就进行第二个问题。我们要问对方为什么他这个理由很重要?我们要想办法让刚刚萌生了这么个小念头在执中的脑海中长成一种信念,像刚才执中说啊,觉得最近胖了,所以才考虑要不要跑步嘛?那这个时候我们要把这个理由给扩大,我们可以这样提一个问题呀?

“哦,原来是因为觉得胖了呀。需要这么紧张,让自己瘦下来吗?那这时对方再告诉你的答案应该会更加接近他内心深处的真实焦虑了。比如说他可能会告诉你。哦,当然会啊,我觉得我胖了不好看。又或者说我女朋友对我变胖这件事情老是在唠唠叨叨。当他的答案又往内心展颜,他对跑步的认同的信念就会越强大。那我们第二个问题的目的就算是达成了。

那紧接着我们就要进行第三个问题。我们要问对方你接下来打算采取什么行动?这里要提醒一句啊,我们这实提这个问题不是要强迫对方马上去做出些什么。经过前面两道问题,其实我们已经在对方内心中成功建立认同感,这时我们提的这样的一个问题,其实只是想刺激对方,让他产生我想要开始跑步的念头,那就足够了。如果对方听到你的问题后,开始跟你聊啊,想买跑步鞋的计划呀,或者说出决定跑步的时间呐,那你只需要表示支持,那就OK了,但是如果对方还是不愿意有任何的实质行动,那也没关系,因为毕竟在对方的内心中已经认同了跑步的信念,这时候的你千万不要去急着让他落实到行动上。因为这样一来,只会让他重新激起对跑步的抗拒心态,那我们就算前功尽弃了。

好,这就是诱导执中做决定的三个问题哈,给你总结。

第一,为什么你会想跑步。            二,你想跑步就这个原因,为什么那么重要,                                              以及第三,那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做?最后,我们趁着还有点时间给你透露个可能有点毁三观的小秘密啊。上面给你说的提问三招,别人时可以使用,这三个问题背后的原理其实也是自我激励的法则。那根据这个原理,你推演,你会发现啊,做自我检讨和自我激励,这两者之间其实是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的。你对自己的工作错误检讨的太多,你可能就越难产生想改正错误的动力。我举个例子,如果你有拖延症的问题,然后你老是在检讨自己,我为什么总是老在拖。一定能够找到个拖延症存在的合理理由,到最后如果你的内心已经认定了我就是这么个爱拖延的汉子,那么很遗憾,你这个毛病从此就更难被改正过来了。所以,如果你想真正解决你拖延症的问题。那与其时常在问自己,我为什么老爱再拖呢?不如反过来都问自己,为什么我会想要改变我这拖延症的问题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用提问说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