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

图片发自App

很久没有追剧,最近看到一部好戏,是由多位老戏骨同台献艺的《老中医》。剧中陈宝国,冯远征,许晴,倪大红,曹可凡精彩出演,为我们带来了一段民国年间中医界的传奇。

中医在华夏大地传承几千年,是中华文明中的瑰宝。但由于过去中医没有体制的保护,医家多为独立行医,即便有些家学渊源,但也很难发扬光大,《老中医》的故事原型来自“吴中名医甲天下,孟河名医冠吴中”的孟河学派,其代表人物费伯雄、马培之、巢崇山、丁甘仁先崛起于常州,后在全国都有很大影响。

故事讲述上世纪20至40年代的上海,“孟河学派”的传人翁泉海,来到这个特殊的环境里,一步步站稳脚跟,逐渐成为一代名医。从开始陷入官非,到连续几次看好疑难杂症,再到当局发布“中医废止案”后,他带领同仁为保护中医这一民族瑰宝不懈努力,最后赢得大家的信任,成为上海中医协会的副会长。

翁先生不但医术高明,为人正直,还有一颗侠义仁爱的心。每一次遭受打击,碰到逆境时,他总以病患为重,时刻不忘医者的初心。即使不被信任,遭受责难和非议,他都会为了患者的生命,不顾自己的安危。虽然他的内心也有很多矛盾和挣扎,但为医者应有的坚持从没动摇。

在剧中他与曹可凡饰演另一位名中医吴雪初,冯远征饰演的留过洋学过西医的中医赵闵堂,上演了一场场精彩好戏。这上海滩的“三大名医”各有绝技,彼此之间从相互排斥,到最后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并且在国难当头时,都勇于担当,不怕牺牲。让我们看到了为医者不仅要医术高超,还要有纯良的内心,高远的气节。

《老中医》里有很多医案。虽然不懂中医,但听他们说得头头是道,也学习了不少中医知识。好的医生,察言观色,望闻问切,辨证施治,对患者极为耐心。这不仅体现了医者的素养,也告诉我们病家要信任医生,才能看好病。剧中有很多病人找医生麻烦的故事,看来无论什么年代都有医患纠纷。

病人首先要找一个好的大夫,这不仅要看医生的医术,更要看他们是否有一颗爱病人的心。戏中的名医们,对生命都充满敬畏之心,无论平时彼此之间有什么意见矛盾,到了关键时刻,都会以病患的利益为重。戏中翁大夫唯一一次看病时精神不集中,漏写了药方中的附子要煎满一小时,之后不仅他本人想方设法找到病家,连他身边的人都为了煎好这幅药多次去病患家中沟通,最后幸而没有惹下大错。这样的责任感着实令人感动。

剧中人物的命运跟大时代息息相关。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名医们在自己的专业上不断精进,并且用自己的人品,学问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们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留在了心里,而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真是病人之幸。看完《老中医》不仅对剧中亦医亦儒亦侠的名医佩服不已,对中医文化也更有兴趣了。有时间继续读《黄帝内经》。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