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一句,一草一木

我喜欢美文,优美的文字,每次打开一本书,如果有时间,我就会选择读完,因为里面一定有我没看见过或没想到的事情,就像遇见一个人一样,光看外表是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的,真正了解一个人是从他的语言和思维方式开始的。

反过来,我们说的语言,写得文字,都是我们思想的反映,语言表达精准,词汇丰富,更能提升自身表达能力。

这两天在春风老师群里学习了路老师创作涛老师讲解的《散文创作的关键词》

听完涛老师的讲解,我又看了逐字细细读了几遍,让我非常受益,犹如醍醐灌顶一般,一下子茅塞顿开。

我爱祖国的大疆南北,也领略南北国度的不同的风光,这让我在日更时一提笔就进入自嗨的状态,写完了心里也痛快了,发完之后,自己还在那种书写状态自我陶醉,自我感觉良好,一看点击量和关注度,让人产生巨大的落差。

下面是学习的原句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学习李春雷老师的文章,李老师对散文创作的观点,让我醍醐灌顶。
他说,当下中国的散文,造作太多,一看就是假的,装的。因为他不会研究,就像老虎吃天一样,无从下口,只是随心所欲地写,层次太低。创作一定要出新,要长出这些让人惊艳的亮丽,写出耳目一新的文字感觉。知识分子写作,要站在历史的角度,要站在人类文明的角度,而不是只站在党派立场和寻穿思维上。

对于写文章来说,词汇只是构建文章的基石,想创建成有特色的建筑,不但要用词汇组成相得益彰的句子,衔接无缝的段落,整体布局上让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呈现出来与之呼应的风格。

老师这句话一下子就戳痛了我软肋,让我感到每些一字一句的重要性,因为不一样的角度,就会格局不一样,小则如一草一木之别,大到一滴水之于大海差距,我们所写都是自己认知范围之内的视角,而我们既然选择写,就应是面临这个世界的范围的。

我们一直在写自己喜怒哀乐,而不是站在第三视角客观公正的去洞见问题背后的真实境况。这种真实就带有一种惯性和流于形式的浮夸,是一种带有痕迹的模仿。

我写文章,用自己的语言写着写着,总感觉不出彩,我就会在合适的位置穿插一两句经典金句,感觉整篇文章跟着增色不少,犹如点睛之笔,整篇文章都灵动起来了。

说实话,就是心里有话不会精准的表达。语言提炼的不够。

我们经常用别人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其实应该是这样的:

以手写我心,让每一个字都是自己真实的情感流淌。人云亦云,写出的文字便性格模糊,毫无个性。当思想闪光的时候,文字即使朴实,也难以遮挡其光芒!
所以我说,真情实感,是散文的底线。

真情实感,来源于一颗热爱生活的真心,只有真正热爱生活投入生活的人,才会写出真正的有意义的好文。

这是我读后的一点感悟,我今天也在各位大师面前弄斧一回,希望屏幕前的你,看见了非常喜欢。

做最好的自己,遇见更好的自己。

精工细作,大道至简。

晚安!

xueyuxia写于2022/07/06晚22:32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字一句,一草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