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才是人生常态 乐观只是高端自嘲

都说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所以才说悲观其实才是人生常态。遇到不顺心意的事情,难道你还能高兴?不能吧。所以自古以来有很多话宽慰世人,什么“花未全开月未圆”是人生最好的状态,试问花开月圆谁不爱?正因不能达到,所以只能聊以自慰。

其实这个话最早出自《晋书 羊祜传》,“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故有当断不断。”每个人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烦恼:工作上杂乱繁琐的大小事,身体上时不时或重或轻的病痛,感情上磕磕碰碰周周折折,家庭朋友各种各样的琐事,面对这些麻烦,我们时常表现的惊慌失措,遇到时往往习惯性的躲避、惊慌失措。但是,这些事情不管你喜不喜欢、接不接受,这些事情都会一件接一件,或接踵而来、或一起来,简直就是按下了葫芦飘起了瓢,这些事都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从概率上来分析,我们做每件事都希望能做成,但是真相是我们去做事情,十件里头能有二三件做成就已经不错了,泰戈尔说:把麻烦看作是生命中赖以表现自己韵律的一部分,以豁达、从容的心态处之。

林玄清在《常想一二》文中说:能在生活中锻炼出宠辱不惊的本事,不在乎锦上添花、雪中送炭或者落井下石,是因为我们已经经历过生命的痛苦和离散,慢慢的寻索出生命中积极的、快乐的、正向的理念,正是“常想一二”。“常想一二”的理念,乃是在重重乌云中寻觅一丝黎明的曙光,乃是在滚滚红尘中开启一些宁静的消息,乃是在濒临窒息时,有一次深长的呼吸。生命已经够苦了,如果我们把几十年的不如意事总和起来,一定会使我们举步维艰。“常想一二”就是面对苦难时的坚持、乐观和勇气。决定生命品质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

人生最大的事是什么?一般认识就是生死。自古以来,哪个年代都有面临生死时从容不迫、微微一笑,甚至不屑一顾的,我理解这就是最高端的自嘲,能在面对自己生命中十占八九的事情,而且是不顺利的事情时嬉笑怒骂、面色不改,这不是最智慧达观的人生态度又是什么呢?

所以说,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本是悲观,可是一二如意事决定生命品质,足慰平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悲观才是人生常态 乐观只是高端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