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1

书名:红星照耀中国

文章:苏维埃社会

作者:埃德加·斯诺

优美词汇:

    停滞 民粹 频繁 取缔 微不足道 荒谬可笑 吹嘘

  随处可见 一目了然 各尽其能 各取所需

  巧妙有趣 老幼妇孺 毋庸置疑 声名远扬

  哈哈大笑 闻所未闻 举国震惊 斩钉截铁

精彩句段:

要动员老幼妇孺参加春播及春耕,各人根据自身能力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承担主要或辅助工作。

赏析:利用现有资源,有效动员全体参加生产劳动。

当我问起他们是否更热爱今天的生活时,他们都斩钉截铁地回答是的。

赏析:虽然有的农民也会提出批评和抱怨,但是对于当下的生活还是感觉到了提高和满足。

我也注意到他们大多数人谈到苏维埃时用的是“我们的政府”,这使我觉得,在中国农村,这是一种新现象。

赏析:我们的政府体现出了这些农民已经有了当家做主的主人意识。

合作化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赏析:除了生产和分配合作社的范畴,连牲畜、农具等都开始采用劳动互助的形式。

共产党做到每个人都不是白白得到土地的!在农忙季节里,采用了“星期六突击队”的办法,不仅所有的儿童组织,而且所有的苏维埃干部、游击队员、赤卫队员、妇女组织的会员、驻在附近的红军部队都动员起来,每个星期至少要有一天到田里劳动。甚至毛泽东也参加了这种劳动。

赏析:全民参与生产劳动,劳动最光荣。能者多劳,老人儿童则干点力所能及的任务。

假如他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土地租金,而没有靠自己的劳动赚钱,那么他就是地主。

赏析:红军来到西北后,对“地主”的划定标准,主要是为了消灭特权阶级,重新分配土地。

我在苏区的整个旅途中,没有看到一个乞丐。

赏析:通过各项措施的跟进,人民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都靠劳动吃饭,而不必再去挨饿、乞讨。

较之中国其他地区半封建背景下的法律和习俗,共产党在结婚、离婚、继承等方面的改革,可谓是极其彻底的。

赏析:红 军 到来之后,不但在土地改革、生产劳动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进,在关乎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制定了计划及规定。

教育在理论上是免费普及,但父母有义务为子女提供衣食。

赏析:除了吃饭穿衣等问题,教育也被提上了重要地位,扫盲开始。

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叙述共产党和红军在西北的苏维埃社会组织情况以及受到人民拥护的原因。本篇从政治、经济与文化等三个方面做了着重的介绍说明。政治上,西北苏区实行代议制选举制、组建各种委员会等来保证民主与自由;经济上,西北苏区减免赋税,分配土地,让人人有地来耕种能吃饱饭;文化上,西北苏区移风易俗,改变封建传统的婚姻制度,普及教育等。这些种种政策和规范,让西北苏区得以飞速发展,并受到人民的广泛拥护。

阅读感悟:

上一节留下一个设问“不过,红军是不是真的好一些呢?”这一节则用事实证明了苏 维 埃到达西北后进行的一系列社会运动改革,对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改善,当然也就得到了人民的爱戴。红 军 来了之后立即进行了有利于人民的重要措施,包括重新分配土地、取消高利贷、取消苛捐杂税、消灭特权阶级等,又在人民群众中间设立多个等级的委员会,尽量让人民都能参与其中,有主人公责任感。为了增加产量,还开垦了大量的荒地,大力推广合作化运动,都让人民丰衣足食,路上甚至一个乞丐都没有。除此,在婚姻、教育等问题上,都提出了相应的改善与规定,人民有了文化,思想意识也提高了,更加拥戴 红军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