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2

【行动派️学习日记】

[打卡宝宝]:王燕

[打卡日期]:2019/8/2

[学习内容]:道德经说什么

[学习笔记]:

第三十七章,“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顺理成章。坐在我对面这个王,我给你讲个道理,你要能坚守的话,一切都会顺理成章。什么道理?你要想有为,你得先知道什么事你该无为,不该你管的事,你不要老去干涉,你不要老去刁难人,老多事儿!想要有为,你得知道在什么事情,你无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这是第二条。

第三十九章这两句话,就是希望他们始终牢记的。第一句话,“贵以贱为本”,就是王,也不要认为自己身份高贵,老瞧不起别人,老认为人家是贱民。贵以贱为本,没有这些贫民,没有这些贱民,你哪来的高贵的身份和地位,他们才是国家的根本!提醒这些做王的,贵以贱为本。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第二句话,“高以下为基”,哪怕做到了金字塔的塔尖,没有底下这一层一层的基础和平台也得倒台。不要以为我们现在才有这种警告警醒。你看古代的那些王那些皇帝都要这样,自己称呼自己叫“孤寡不穀”,“不穀”是啥意思?就是吃不上饭饿死。假如你忘记了这样的历史教训,忘记了这样的哲理,最后就是这样一种下场。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你的国家的人民,你的手下的百姓,不相信你了,你没有威信了,你掌控不了他们了,大的麻烦就来了。“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不要让你国家的人民住的地方越来越狭小,最后流离失所,无恒产者无恒心,你的国家到处都是流民,你这国家它能稳定才怪。“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不要让你国家的人民感觉到生不如死,他感觉到生不如死的时候,他不起来造反才怪。

第三类是什么呢?圣。大家看“聖”字怎么写?在王上边再加个耳和口,并列就行了。耳,听得进别人的意见;口,说话温暖有领导力。

道家讲的圣就是通达事理的领导,通达事理的王就是圣。你看连做事情的这个道理都告诉大家了——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德经》主要就是针对这三类人的——士、王、圣。《道德经》最后一章最后这两句话,“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韩国有个聪明人叫潘基文,这人确实聪明,做联合国秘书长都能连任。

他引用的是这两句话中的八个字。我怎么做联合国秘书长?第一句话“利而不害”,我对大家有利,为大家谋福利,不起坏心。

“悠兮其贵言”。

第十七章讲了领导者好坏的层次,因为我们后边还要解读这一章,现在这一章我们不做展开,只让大家看其中的一句话,“悠兮其贵言”。大家做家长,做领导也罢,一定要注意话不能讲得太多,唠里唠叨话讲得多可就没意义了,没分量了。“悠兮其贵言”,把话当作很珍贵,惜字如金。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事情做成了,你应该怎么做呢?“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对一个国家来讲做这领导者,大家把事情做成了,不要认为是你出的主意,不要认为是在你领导下,不是你主宰,而是什么?是百姓自己把这事情做成的。百姓都说是我自然而然把这事做成的。你看这句话蕴含的教育的道理得有多深刻。

第一章,这一章大家要了解的核心的字是什么呢?是“无”。

各位你们谁看见过风?没人看见过风!但风是不存在的吗?存在啊!不仅存在,而且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所以你看我们写文章讲话老用这样的词,民风、党风、作风、家风,“大象无形,却力量无尽”,现在你就拿风的形象作为这一章的形象的代表,现在来理解,也就知道《道德经》强调的是什么。

大家都看到有形东西的作用,金钱财宝财富这都是有形的。可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有些东西是无形的,却力量无尽。

精神有形状吗?信仰有形状吗?理论有形状吗?都没有。可是假如我们只看到有形东西的作用没看到无形东西的作用,那结果是什么样呢?我们的物质世界越发达,我们的精神家园就越花果飘零。

老子一开始就告诉我们,道这个东西你不用形象,你没办法理解它的。道这个东西是高的,你把它讲出来就低了;道这个东西是全面的,你把它讲出来就片面了。“道可道,非常道”,为什么呢?因为“名可名,非常名”。名就是语言和逻辑,你用语言和逻辑来讲道,语言和逻辑是有局限的,你把道讲出来,也就变成一个有局限的道了。

所以应该怎么样呢?应该用形象来领悟。

现在我们怎么观察问题呢,天地开始的时候叫做无,后来又有了,无中生有。万事万物出现了,我们怎么观察事物呢?“常无,欲以观其妙”,任何事物都有“有和无”两个方面,大家前边已经看得清楚了,没有无你不知道什么是有,两者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所以任何事物都有“有和无”两个方面

所以我们观察一个事物也应该是这样,从无的角度来观察它的妙处,从有的角度来观察它的边界,“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观察它的边界。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观察人的精神世界,人的思想世界,人的理想信念,你看这不就是力量巨大嘛!“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徼就是边界,有跟无啊!你看前面说任何事物都具有。

“同出而异名”,大家看这房子你为什么能坐进来?房子中间是空的啊,所以我们能住进来,但是房子如果没有有的部分呢?墙、地、棚都没有,那也不叫房子了,所以这任何一个事物,有和无都是它的两个方面。所以你看问题不能只看见有的方面,你也得看见它无的方面,空的方面,“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坚持习惯]:

读书+10000步+破所知障+精减+早起

[今日感悟]: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