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歌21天日更营写作分享

打开日历上日更写作从4月29日起看到了一片绿,不由得产生一种成就感,居然21天没间断,即使不能保证文章的质量有多高,至少头一次在写作路上体会到了有始有终的感觉。

这21天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首先是自己坚持了下来,其次是从日更营学到了有关新媒体写作的一些模式和方法。

1.选题:小主题聚焦

写作路上遇到的第一道难题就是选题。之前文章的选题角度都是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并写了很多年的,如何让文章能够脱颖而出,蓝歌提出了从大的主题上细分小主题,将某一小主题聚焦做到定位细分化,才能写出深刻的文字来。

2.列提纲—才能做到逻辑严谨结构清晰

写作路上遇到的第2只拦路虎就是:无主题,逻辑不严谨,衔接不连贯。往往都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这些写作路上难题的解决办法,就需要我们列提纲—首先锁定阅读圈层,确定文章是写给谁看,再通过新媒体写作的基本套路带入。

3.干货类新媒体写作方式

确定了主题,列好了提纲,接下来进入到具体的写作中。

首先引用Helly小伙伴的标题写作法:先说服自己,模仿其他优秀标题到发挥联想引入读者情绪,都是满满的干货。

文章开头采用场景描述痛点引起读者共鸣或引发主题,从而分析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和解决办法。

结尾部分联系读者情感呼吁,给读者以启发或者希望和信心。

4.素材收集渠道

首先选定某个群体分清故事和素材。其次搜集素材的两种主要方式:体系化和碎片化。

体系化是最普遍持久的搜集方式,其中分析了有三点,首先,阅读经典价值经典性,可以帮助我们培养文化素养,提升思考力。其次,找出高价值付费内容即专业性,也就是能找到匹配度高的素材。最后是持续性阅读习惯的养成,要制定阅读计划和阅读目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记录素材。

碎片化阅读主要是从手机视频以及周围的所见所闻和各大平台的问答问题上受到的触动等,这些都要求我们要刻意培养对生活的认知感和对生活保持高度敏感。

当然还有一些网络搜索素材模式,比如知乎,悟空问答,豆瓣等各大平台,这都是一些群众发生多的地方。也可以通过百度知乎等关键词的搜索。

除此以外,还从小飞霞那里学到了对标榜样,刻意练习。

班长麦晓华那里学到了写作无捷径,听话照做去执行。

当然在21天日更营的写作中,也发现了自身的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阅读量太少,以至于写作时,大脑一片空白,写不出有内容的文字,引用故事案例等没有代入和过渡。写出来的文章有拼凑感。

第二,写作耗时比较长,找到的素材不准确不匹配没有说服力。更没有时间进行打磨。

第三,对于日更的热点文章,蓝歌每日点评指出的问题没有及时复盘。

良好的开端,精睿的点评,听话照做的执行,正是蓝歌日更营的初衷和未来的理念:付出有反馈,努力不白费。

你可能感兴趣的:(蓝歌21天日更营写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