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齐鲁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中国青年网青岛7月27日电(通讯员 庄丽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的繁荣兴盛、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山东省中长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也明确指出“山东要充分利用山东丰富的历史资源,扩大齐鲁文化的国际影响”的教育目标。但与其同时,西方文化仍在持续入侵中国传统文化,各地区仍存在崇洋媚外的现象。如何传承各地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成为国运兴衰、文化安全的关键。基于此,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齐”承鲁韵实践队成员于2022年6月29日前往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进行实地采访,同时实践队成员分别前往青岛各学校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希望通过实地实践,能深入了解学生齐鲁优秀文化素养,分析目前齐鲁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缺陷、制约因素和条件,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策略、措施和途径,以求讲好“齐鲁故事”,做好“齐承鲁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齐鲁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要对齐鲁文化进行创新性继承和创造性转化,讲好齐鲁故事,树立文化自信。

本着传承优秀齐鲁文化的目的,“齐”承鲁韵实践队去往以日照、青岛两地为主的中小学进行实地实践,通过问卷调查与现场采访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了解现在中小学生的齐鲁文化素养,并得到了良好的反馈。据了解,现在的学校教育不在仅仅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教育,更多的是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进行了一些课外有关齐鲁文化的普及与拓展,更加注重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文化的传承不仅在于学校,更在于校外。尤其是互联网飞速发展、信息爆炸的当今时代,学生接触优秀齐鲁文化的途径得到大大拓宽,互联网、书籍、旅游、讲座等都是人们了解齐鲁文化的方式途径,这也体现出大众传媒在传播齐鲁文化中的独特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文化的魅力,使其深入人心、产生共鸣,增加文化素养,提高文化修养。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加之西方文化的入侵,我们更需要提高警惕,防止洋文化侵蚀我们的价值观念。然而还是有一部分人出现了崇洋媚外的情况,反而视儒家文化等传统文化如封建糟粕,严重威胁我们的文化安全。中华上下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我们应为拥有源远流长的文化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其中的齐鲁文化不仅是山东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我们应深信我们的文化从不比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差,我们应该有这份文化自信。当然,中华传统文化同样有精华和糟粕之分,这就需要我们在传承文化中对其进行判断和筛选,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同时我们可以将文化资源转化成产业,产业转化是实现齐鲁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实现影视项目、文化遗产项目、高端论坛、文化产学研项目等文化的产业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齐鲁文化走出国门面向世界。

齐鲁文化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观念。齐鲁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的成为全人类共享的精神文明成果。我们应深入挖掘和阐发齐鲁文化,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树立文化自信,增加我国文化软实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传承齐鲁文化,树立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