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领悟还不晚——SWOT原来是这么用的

在一次《个人品牌打造》的培训课程上,我向在座的学员们提问:“你们听说过SWOT分析法吗?”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是异口同声的回答知道。然后我接下来问:“你们知道S、W、O、T分别代表着什么吗?“反应快的同学们已经脱口而出了:”S代表着优势(Strengths)、W代表着劣势(Weaknesses)、O代表着机会(Opportunities)、T代表着(Threats)。“借着他们的回答,我让他们做了一个当下自我目标达成的SWOT分析表。几乎是熟能生巧一般,很多同学快速的把基于各自目标的四项内容填完了,而他们的眼神和态度仿佛是在告诉我:”我都已经做腻了。


当他们各自完成了自己的SWOT分析表的内容后,就已经迫不及待等我说一些总结性的话了。我顿了顿,问道:”大家可以分析出自己的SWOT,真的很厉害,但是你们觉得仅仅整理出了这四点,就够了吗?“

学员们一脸的疑惑:”难道还不够吗?“为了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我的提问,我接下来又问:”如果SWOT仅仅是帮大家梳理自己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那它为什么叫做态势分析法或战略分析法,大家有没有想过SWOT只是用来总结的吗?大家到底有没有基于这四点做过切实的分析,告诉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做呢?“

一连串的提问,让在座的学员鸦雀无声。他们都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每次做完SWOT后,仿佛石沉大海、无关痛痒,不知道当下应该做什么。

我告诉他们,SWOT分析,不能只做SWOT,还要学会做分析。许多同学往往错过了最重要的分析环节,使得整个过程看着就是个笑话。

那么,究竟如何利用SWOT做分析呢?

我们来看以下一个案例:小明同学身高183cm,是个清秀干净、性格内向的应届毕业生。家庭一般,刚进入职场不久,没有什么朋友,收入微薄,但是做事踏实,被经理看好。

他希望自己能够在职场中打破壁垒,改变自己,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让公司的人都能够认识自己。考虑的自己的外貌条件,他想成为公司各大活动的金牌主持人。但是自己本身不具备主持人的各项技能,自己又特别容易紧张犯口吃,他该怎么办呢?

基于这个案例,我们首先可以确定的是,他的目标是“成为公司里的一名金牌主持人“,而要帮他解决成为金牌主持人的问题,就要先认清问题,然后提供解决方案。


目标确定后,要做的就是制定战略,而制定战略的方法,毫无疑问就是SWOT分析法了。那么我们可以按照一般的思路,现根据案例完成S、W、O、T的撰写:


之前在知乎上面,看过某位大牛做的SWOT分析表,觉得特别受用,拿出来分享一下。

按照如上表格完成撰写后,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部分了。

基于SWOT的四大内容,通过有机的组合,一共可以整合出四大战略,分别是:

1、增长型战略(优势+机会);

2、扭转型战略(弱势+机会);

3、 多元型战略(优势+威胁);

4、防御型战略(劣势+威胁);

可以发现,要想达到目标,小明一共有4个战略可供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一个实际情况选择一个,然后布置接下来的战略即可。


有目标,有战略,才能去制定接下来的解决方案,方法行为才能真正落地。所以千万不要再把SWOT分析腰斩啦,分析才是王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现在领悟还不晚——SWOT原来是这么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