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自有节奏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谈到一个三岁的小孩不愿学古诗,被爸爸失手打死。

我看了之后实在惊讶不已,就因为孩子不肯学古诗,而被爸爸打死,如果孩子犯了错误,爸爸不知道要怎样惩罚孩子。

孩子不是我们的私有物品,孩子的成长自有它的规律,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成长的节奏,父母不能为了孩子的教育焦虑,而错失了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机会。

去年有一个视频非常火,讲的就是个人成长的节奏,我觉得说的非常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别让人打乱你的节奏,人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取决于自己的时间。

对孩子的教育也不要过于心急,只要教给孩子最基础的生活技能,将来的成长靠孩子自己发展,父母不能起决定性作用,但是父母的引导很重要。

前几天,与孩子在一起,试着教孩子背古诗,没想到人家毫无反应,而且直接拒绝学习。我内心中产生了隐隐的不安,后来觉得孩子才两岁多,自己说话都不是很清楚,教他背诗,他可能有一点抗拒心理。

随后,为了试一下孩子在别的方面有没有兴趣?我又教了几句《三字经》,当时带老大的时候,也是两岁多,每天教孩子几句,老大的《三字经》至今背的都很溜。可现在用这个办法教地点,他一点都没有想学的意思。

接着,又教孩子几个水果英文单词,可是他依然没有兴趣。

这让我十分纳闷,可是不能表现出来,以免孩子察觉出我对他的失望。

孩子的智力是没有问题的,虽然他现在不能完整的说一句话,但是简单的交流是没有问题的。

特别是反应速度很快,我试着问孩子一些问题,他立马就会给出答案。比如说万家里所有人的职业,他都能给出准确的答案。

另外,孩子的条理性很强,自己的玩具从来不乱放,玩过之后立即归位,包括到亲戚家去,都要给自己所见到的物品归类。

那么肯定是没有找到孩子的兴趣点,把注意力用在了孩子不感兴趣的事情上,结果肯定是不理想的。

作为父母,就要转换思路,观察孩子的兴趣点,让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当然,如果想要引导孩子学习,就让孩子对这件事情感兴趣。

就像背古诗,之前老大也不太感兴趣。你就在孩子面前,读一读我喜欢的故事。

比如说那些朗朗上口的《将进酒》、《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孩子觉得我背的非常好听,自然就有了兴趣,自己也开始学着背。

后来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找对了节奏找对了方向,开始每天背两首诗,渐渐地喜欢上了古诗词。

孩子的成长都有他的节奏。通过两个孩子成长,我发现每个人的节奏都不一样。

比如说,老大走路的时候一岁三个月,老二一岁两个月就开始走路了。但是在说话上,老二明显迟于老大。

最主要的原因是,在老大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弟弟和他是同时成长,我们陪伴的时间长,老大在一岁半的时候已经能流利的表达了。

我们做父母的不要焦虑孩子的成长,要学会耐心的等待孩子的成长,静待花开。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成长自有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