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Journey of English

好久没有这么惬意的看书了。今天拿起了两年前买的一本书(那时候是个购书狂,淘宝购物清单上基本都是书),突然想起了我的英语之路。四年前出于对英语的兴趣,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英语专业,希望能探索出这个语言的魅力所在。我还记得大学第一节英语课上,老师全英文授课,整堂课下来,就听懂了老师那个简单的介绍,问候以及上课、下课,至于上课内容真的是懵圈的。然鹅更手无足措的是外教的口语课,除了会用带着中式口音的简单英语和Sonia简单的交流几句以外,其余时间都是她一个人带着无奈又绝望的表情对着我们一大群眉头紧锁的人进行单向交流。上完一天课后我决定把手机语言设置成英语,这倒不是为了zb,而是想营造一种英语学习的氛围。两三天过后终于才赶的上节奏了,基本上能get到老师的上课的主要内容。一周过后完全适应了全英教育模式。听课没问题了,但是以前学的都是应试英语,所以听得懂倒不出,上口语课也是操着一口撇脚英语乱说,不敢和外教交流。大一的时候最自卑的就是口语。而我呢又是一个既不服输也不甘落后的人,所以为了改善自己的口语,我每天下午都会花0.5-1h在山顶图书馆门口用流利说练习。坚持了一个月左右口语慢慢有了起色,但是我只坚持了半年左右就放弃了,到不是因为说得有多好了,而是想换一种学习方式,因为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流,这也是我选择英语的初衷。为了能在真实的场景中去用英语,每次看到外教我都会鼓起勇气冲上去瓜啦啦的和她/他聊半天,后来偶尔会约着一起打乒乓,吃吃饭。也会去Englih Corner和外教们聊聊各种各样的话题。虽然刚开始的时候聊的不那么顺畅,但至少还是在努力,在外教的鼓励和引导下,我开始变得自信了很多。不管说的内容如何至少可以和他们大胆交流。其中Matt和Britany在我的口语路上给了我很多帮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二的口语考试,Britany 要求每个人脱稿做一个3-5分钟的speech,题目自拟。刚好那个时候我才带完一个旅游团,有很多感触,而旅游又是我的一大乐趣,所以我的演讲题目为:how to be a tour guide. 因为我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不想简单的把它当做一次考试,而是做一次真正的演讲。所以稿子写好后,不断的去找Matt帮我改,最后在他的帮助和鼓励下我成功的完成了这次演讲。演讲结束后,Britany 给我说:You're so hardworking and  confident. Believe me, you will be better and better. 我当时很感动然后告诉她:I've learned a lot from you and Matt. thanks you two with my greatest gratitude,and I'll do my best to be better in the future.之后我又参加了一次演讲比赛,名次虽不高,但我更看重的是那个过程、那种体验。我相信有些事情努力过后是会有回报的。所以不管做什么,第一步很重要,只要你愿意跨出去,愿意去努力,相信还是有人愿意给你一个支点,助你站稳脚跟。大一我的主要精力用于改善口语,当然这也是我需要一直努力的方向。大二开始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准备各种各样的考试,各种背单词,练听力。偶尔用TED听听演讲。唯一一个从大二保持到现在的习惯就是:每天坚持看一篇China Daily,21st Century的文章.希望一直把这个习惯保持下去,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世界。现在时间越来越紧,只能用零碎的时间看英语。在实习之前我从来没玩儿过抖音(TIKTOK),有一次在办公室,指导老师说她在抖音上学到了一个自然拼读法,她在上面学到了很多东西,所以我也带着好奇,下了一个抖音短视频。后来我发现抖音真是个好东西,里面牛人很多。我关注的第一个人是加拿大的一个小哥哥,在抖音上教英语,后来又关注了几个歪果仁和几个比较牛的同传硕士,看看他们分享的日常英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英语。所以现在一有时间我都会去看这些牛人的视频,学上10来分钟的日常口语。现在回想一下过去四年,最单纯的学习应该就是大一那年,完全是出于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对英语本身的兴趣。其余的大多时间都用去准备考试了,无形中给英语带上了一种“功利”色彩。真正的英语不应该是应试的,而是用于交流的。我已经厌倦了这种从小到大一直在延续的“考试文化”,这消磨了无数人的耐心,破灭了无数人的兴趣,压迫了无数自由探索的灵魂。所幸我对英语一直就有着浓厚的情感,所以还不至于缩减对她的热情,反而更加想探索。如果两年后我的计划能够实现,我想要带着你去见见你的亲戚和朋友。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学习本应是一种乐趣。我希望能够把语言学习变成一种乐趣,最终成为一种志趣。最后感谢自己这四年来从未放弃过英语,不管是出于考试目的还是提高能力,只是希望在以后的英语道路上,能够让她保持“纯洁”,不要那么“功利”。当然还要谢谢你的自律、自制,谢谢你没有在这个宽松、自由的环境里堕落。虽然没有取得什么显眼的成绩,但至少没有虚度光阴,过得也还算充实。谢谢你一直都在努力上进,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最后一句话总结大学四年的生活:I came, I saw, I struggled.对于未来:The road ahead will not be smooth. Please  buckle up!

你可能感兴趣的:(The Journey of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