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功能不是领导检查

教案的功能不是领导检查

学校的每一年的教案检查开始了。学校为了显示对于教案的重视程度,学校的领导作为各个检查小组的组长,亲自参与老师的教案检查。学校对于老师的教案划分出不同的登记。学校的规则是,教案首先要老师书写工整规范,没有错别字;其次,教案的页数还要足够的多;最后,教案必须规范,有教后记。学校还规定,教案的检查结果用于老师的绩效考核当中。学校的领导强调,必要要写教案,而且教案写的越详细越好,最好能够使教学实录的形式。

老师们为了迎合学校的教案检查,认真的书写教案。老师只要有空闲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批阅学生的作业,然后马上写教案。所谓的写教案,就是老师拿着一本教学参考书,照抄上面的教学设计,一字不落的抄袭。还有部分教参为了方便教师,最后的教学反思都会有的。老师的教学反思也照抄上去。

老师一笔一划的认真写着教案。领导满意了,认为老师的工作态度端正。其实这样的教案对于老师的教学没有任何的作用。教案的作用就是领导为了方便考核老师,选择的一种标准化的形式。充满着工业气息的考核,教育的工业化体现的淋漓尽致。教案能够用几个简单的标准可以考核吗?教案的作用是老师上课前的一种预设和课后发生事件的记录。教案应该是老师教学思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的体现,是老师的个人的隐私东西,具有知识产权的。老师对于知识的巧妙设计,思维智慧应该包含在教案中。学校强迫老师写教案,检查老师的教案,把教案书写变味了。老师必须写教案,但是你强迫去做,会让老师的心里接受不了,心里不舒服。学校应该是想办法刺激老师主动写出好的,属于老师的教案,而不是强迫老师去写没有意义的教案。就如一头牛去喝水。牛肯定要喝水。但是,喝水必须在有身体需求的时候,还要牛主动去喝。你为了完任务,你按着牛头去喝水。你会低头,但是不会喝水。老师书写教案也是这样,强迫去做,用行政的手段去督促,适得其反。领导见到一堆没有意义的废纸,老师浪费时间完成任务。这样的教案没有任何意义,但是所有人还在乐此不疲的做着,只因为考核的需要。老师书写这样的教案欺骗了领导,也荒废了自己的进步机会。

其实,教案不一定要中规中矩,不一定非要按照三维目标去写,不是所有课都会实现三维目标。教案一定要实用,一定能够体验老师这节课要干什么,用什么方法,预测会出现什么问题?课后能够及时的记录课题中出现的问题。教案作为教学的一个记录本子,很随意的记录着老师对于教学的思考,适当可以凌乱一点,只要能够展现老师的思维。老师根据实际情况书写有自己特色的教案,会是老师成长的一种财富。一个老师如果愿意保留自己的教案,说明是用心书写的。若干年后,重新翻看,会发现很多教育的价值。但是,现在的教案,有几个老师愿意保留呢?只因为教案中没有自己的东西。预期花大量的时间抄袭教案,还不如好好地研究研究学生,研究研究教材吧。

要写教案,就写出自己的特色。给教案规定格式,规定标准,是对老师的教学创新的一个限制和干预。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案的功能不是领导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