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联考-复试-管理类知识-汇总

文章目录

  • 总论
    • 管理的四大职能
    • 管理的效率与成果
    • 管理的职能
    • 管理者的技能
    • 不同层级需要的管理技能
  • 古典管理理论与我国当代企业形态
    •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
    • 法约尔14条管理原则
    • 霍桑实验
    • 我国经济管理体制制度
    • 现代企业的特质
    • 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矛盾
    • 管理的基本原理
  •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 企业的社会责任
    • 企业的价值观
    • 伦理道德与企业管理
    • 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 决策
    • 决策的步骤
    • 决策类型
    • 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
    • 决策偏见和错误
  • 计划与目标
    • 计划的必要性
    • 计划的层次
    • 设立目标的方法
    • 5W1H模型
    • SMART 法则
    • PDCA循环

总论

管理的四大职能

管理类联考-复试-管理类知识-汇总_第1张图片

管理的效率与成果

效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效率常常被说成“正确地做事”,即不浪费资源。
成果——即工作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或产出。常常被说成“做正确的事”,即做那些可以实现目标的工作活动。
好的管理,往往是高效率和高成就。

管理的职能

管理类联考-复试-管理类知识-汇总_第2张图片

管理者的技能

技术技能——熟练完成工作任务需要的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业务技能)
人际关系技能——与他人及团队良好合作的能力(沟通、协作技能)
概念技能——管理者用来对抽象、复杂的情况进行思考和概念化的能力

不同层级需要的管理技能

管理类联考-复试-管理类知识-汇总_第3张图片

古典管理理论与我国当代企业形态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

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出版
泰罗理论包括:
1、劳动动作标准化、劳动时间定额
2、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
3、对工人进行选择、培训、提高
4、制定科学的工艺流程
5、管理和劳动分离,管理叫“计划职能”,劳动称为“执行职能”

如何评价?
进步:将科学引入了管理领域、生产效率提升2‐3倍
局限:把人看成“机器”,且工作标准均以最强壮、技术最熟练工人为定额标准,常人难以达到和忍受,最大限度压榨工人

当今管理者如何运用科学管理:
1、分析必须完成的基础工作任务
2、运用时间与动作研究提出无意义的动作
3、招聘最符合标准的员工、或设计与产出相关的激励系统

法约尔14条管理原则

  1. 劳动分工
  2. 职权对等
  3. 纪律
  4. 统一指挥
  5. 统一方向(或统一领导)
  6.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7. 报酬公平
  8. 集中
  9. 等级制度
  10. 秩序
  11. 公平
  12. 稳定
  13. 主动精神
  14. 团队精神

法约尔14条的贡献:
在管理的范畴、管理的组织理论、管理的原则方面提出了崭新的观点,为以后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霍桑实验

产效率的影响;原本设想的“外部因素”影响并不明显,但发现影响实验组的因素是“对工人进行谈话”,使得被谈话的工人和其他人有“身份差异”;
结论:
1、企业职工有“社会属性”,物质条件的提升,不是刺激生产率的关键。
2、满足社会欲望,提高士气(积极性、主动性等)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3、集体中有“非正式组织”。
4、针对以上采用新型领导方法:组织集体工作,提高士气。

如何评价?
进步:第一次把研究的重点从工作和物的因素上转移到人的因素上,在理论上对古典管理理论作了开辟和补充。
局限:过分依赖于“非正式组织”对情感层面过分强调。

当今管理者如何运用行为方法:
行为方法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如今的组织管理。
为今天的激励、领导力、群体行为等其他的行为方法奠定了基础。

我国经济管理体制制度

管理类联考-复试-管理类知识-汇总_第4张图片

现代企业的特质

  1. 产权明晰。企业的所有权属于出资者;企业拥有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企业是享有民事法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
  2. 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资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3. 出资者按其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包括资产受益权、重大决策权等;同时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为限对企业的债务承担责任。
  4. 企业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按照市场需求自主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和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
  5. 企业实行权责分明、科学管理、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矛盾

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基础设施全面加强;但在对GDP的追求。同时,大部分企业唯利是图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普遍放松了生态环境保护和产品质量监督,漠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管理道德。
有些管理者不惜牺牲国家利益,造成企业结构严重扭曲、产能严重过剩、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不公。单位GDP资源消耗系数极高,环境污染严重。

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制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经济发展要强调资源的配置效率,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作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地位”的定位;
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

管理的基本原理

系统原理——整体、动态、开放。

人本原理——职工是主体;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服务于人是目的;是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责任原理——权限‐责任‐利益遵循等边三角形原则;赏罚分明、公正及时。

效益原理——局部与全体统一;管理者应追求长期稳定的高效益。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

定义: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和员工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环境、消费者、对社会的贡献。

  1. 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久。
  2. 企业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
  3. 社区福利投资。
  4. 社会慈善事业。
  5. 自觉保护自然环境。

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系统观点。
企业的价值观主要表现在全体成员对本企业“应当是什么”和“应当做什么”的高度认同。
价值观有利于指导管理者的决策行为、有利于塑造员工的行为、有利于建立团队 精神、也有利于创造优秀的经营绩效。
举例:亚马逊价值观——客户至上、勤俭节约、贵在行动、主人翁意识,还有高标准的招聘阿里巴巴“六脉神剑”: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此时此刻,非我莫属。

伦理道德与企业管理

为什么企业需要道德管理——从经济角度来说,企业如果没有好的伦理形象,会引起社会负面评价,使企业深陷伦理困境与道德风险,降低经济运行的效益;
从管理角度来讲,追求伦理道德体现在对终极意义的追求、对企业和产品的价值观、并造成真正合理有效的企业组织、以及体现人文力与企业精神这四大层面有重要意义。

  1. 河南郑州发水灾,灾情严重,某地产商打出广告“你需要一个家”,请评价该地产商的营销手段。
  2. 鸿星尔克给灾区捐款,赢得网友好感。

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1. 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
  2. 建立道德守则和决策规则
  3. 领导在道德方面做出表率
  4. 设立合理工作目标
  5. 定期进行道德教育
  6. 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
  7. 定期进行外部审计
  8. 提供正式保护机制

决策

决策的步骤

管理类联考-复试-管理类知识-汇总_第5张图片

决策类型

程序化决策——用程序、规则、政策,解决直接、容易识别、清晰、常见的问题,这些决策可以重复进行。
举例:退货、交付延迟、服务出错、投诉等……
非程序化决策——独特的、非重复的、涉及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

管理类联考-复试-管理类知识-汇总_第6张图片

决策偏见和错误

沉没成本——那些已经付出了的且无法收回的成本叫沉没成本。
锚定效应——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
框架效应——因为描述方式的不同,导致决策不同。
新近效应——做决策时,最新最近发生的事,会起决定性作用。

计划与目标

计划的必要性

  1. 计划为管理者和非管理者提供了指导。
  2. 虽然不能消除不确定性,但计划通过迫使管理者预测变化,来有效降低不确定性。
  3. 计划有助于最小化浪费和冗余。
  4. 计划确定了控制所采取的目标或标准。

计划的层次

管理类联考-复试-管理类知识-汇总_第7张图片

设立目标的方法

  1. 回顾使命或目的
  2. 评估资源(目标的现实性)
  3. 独立或和他人一起确定目标
  4. 写下并传递给相关人员
  5. 评估结果

5W1H模型

• What
• Why
• Who
• Where
• When
• How/How much

SMART 法则

• 明确性
• 可衡量性
• 可实现性
• 相关性
• 时效性

PDCA循环

管理类联考-复试-管理类知识-汇总_第8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管理类联考复试,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