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感悟

通过参加这次的学习,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社会心理服务对每个人、每个家庭、及整个社会,都有积极地推动作用!当初学习心理学,就是觉得自己在生活中教育孩子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急需要来学习,需要不断自我成长。而社会心理服务,是我从小我到大我的一个转变,具体要如何服务大众,真的不清楚自己该如何落地。很庆幸自己可以参加这次的学习,这些专业的基础课程对我帮助很大,也感觉自己找到了组织,可以同老师同学们一起学习成长,普及心理学,用心理学帮助更多人,一起做些真正的有意义的事情!这也体现了我们韦志中心理学网校的宗旨:每天学习一点心理学,让更多人因心理学而受益!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习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的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的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方面的服务。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对于我们基层的心理人来说是一个机遇,同时也有很多挑战。我们作为最基层的服务实践者,需要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以外,还需要结合理论和技术对有需要的机构和个体进行服务,以解决他们的具体问题和矛盾。

回看我们学习的八大板块中,了解到当下社会各个阶层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尤其是现在疫情下的人们,无论是大人小孩,出现了一些失眠 、焦虑、抑郁避免各种心理疾病等一些健康问题,如果我们都懂得一些健康的心理保健方法,就会通过合理的运动、健康的饮食以及良好的睡眠来自我调节,避免各种心理疾病的发生。

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干预与预防,第二个阶段是教育与服务,第三个阶段是文化与信仰。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目标和任务。第一个阶段是从源头上治理把可能发生的社会不良事件扼杀在摇篮中,如:对社区的所有离婚人员跟踪服务和信息分析,找出可能会出现的“后遗症”及不良社会行为的人,进行单对单、多对单的干预,全面降低由于离婚等社会事件而导致的社会不良行为发生,这就是从源头上治理的具体工作及体现。包括一些留守儿童的教育陪伴问题,都是我们需要关注和干预的社会现象。

做好基层的心理科普宣传与信访,让更多人了解基础心理知识,做好倾听民众声音,真诚开放,迎难而上,寻找工作的新突破新方法。做好宣传促进普通民众的认知改变。

人们在经济生活提升到一定阶段时,需要在精神自我上进行更新和建设,这需要通过教育才能实现。第二阶段是要提升人们的心理和文化素养,比如开展老百姓急需的“家庭管理”、“家庭理财”、“亲子教育”、等知识讲座。来服务和满足现阶段人们的需要。

这些社会问题需要一大批专业的基层服务人员,这次的学习社会心理健康服务,可以让更多人从专业上提升,具备心理学与社会学,在社会需要时,可以更好的开展各类工作,真正的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

社会心理服务是运用社会心理学及健康心理学方法,培育群体及群体中个人的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他关注的不仅仅是个体的心理健康,而是从整个社会的层面来实现群体的心理健康和提升其健康的水平。良好的社会心态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由我们每个个体的心理健康服务作为基础,共同构筑而行成的。心理健康服务是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心理服务则上升到社会治理层面,社会意义更广泛!

让我们通过学习,具备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去疏解人们的心理困惑,为老百姓的心理服务保驾护航,多关心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站在为人们服务的位置上,做到“得社区者得天下”。做到“”坚持党建引领,共建幸福家园”的原则。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