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31

【R:阅读原文】

      经常有人问我“你是如何构建知识体系的”,写出来后,我却发现原来如此之简单:

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看到知识后问自己:还有什么现象可以被这个知识解释?还有呢?还有呢?......

        构建知识的多种用法——问自己:这个知识可以用于做哪些事?还有呢?还有呢?......

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遇到反常或者有趣的事情,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理论或者知识可以解释?有哪些相似的事件?

      我知道很多人会不喜欢这个答案,他们更加期待的是具体的一套工具,比如一个思维的模版,一个整理知识的软件,一个搜索知识的网站,或者一个优秀的书单。但我提供的却是一种“无法看了就会”的方法。这种方法就像“俯卧撑训练技巧”一样,无法让你看到之后就能增长胸肌,只有自己付出大量的努力来训练才行。实际上,洞察力、知识网络化等能力的增长的确跟肌肉增长的原理差不多。肌肉增长需要大量的刻意训练来刺激肌纤维的生长,而洞察力等能力也需要大量的思考、练习和探究,来刺激新的大脑神经突触的增长。所以,如何构建庞大的知识网络?并不是要单纯多看书多接触世界就行了,而是要有“好奇心”,总是想建立联系,想用知识提升现在的工作,想问“为什么”。

【主题】如何练习构建知识体系

【片段来源】《朋友圈里的尖子生》

拆书人:联想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what】

构建个人知识体系,不是一看就会的方法。是需要大量的努力和重复的练习,从而提升自己的洞察力和将知识网络化的能力。

【how

如何构建个人知识体系:

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实际上就是“融会贯通”。当你看到一个有用的知识时,能不能用其他的知识来证明这个知识点,以及他们之间有没有联系,能不能串联起来。

构建知识的多种用法:这个知识还可以用在哪里?怎么运用这个知识?我的哪些行为可以被这个知识所改进?

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遇到事情时先问“为什么”?这样做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还遇到过什么类似的事情?


【where】构建个人知识体系,可以有效的输入自己需要的信息,摒弃掉自己不需要信息。当看到一条信息时,会知道,应该把这条信息「放在哪里」,应该如何去批判、吸收,应该如何去溯源。

【why】为什么要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呢?在网络发达的现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