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优秀的人,往往喜欢独处

越是境界高的人,往往越喜欢与自己独处。因为他懂得:独处的时光里,藏着一个人的未来,能遇见更优秀的自己。

01

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个问卷调查,有一道题目是:你最无法忍受的事情有哪些?

结果近六成人表示,最无法忍受孤独或独处。

这类人习惯了合群,迷信“朋友多了路好走”的真理,乐此不疲的奔赴一场又一场热闹与繁华,在酒桌上觥筹交错结交一个一个“朋友”。

往往独处的时候,感觉很空虚,有点不知所措,不懂得如何高质量的与自己相处,时间就在无意义的事情中被消磨掉。

02

有次一个学妹向我倾诉她的困惑:我想静下心来好好学习考证,可是我觉得与自己独处真的很难,相比较下合群的状态也比较正常。

我思忖片刻,回复她:优秀的人,往往都不合群,而独处,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

大学四年,在别人靠刷剧,打游戏,逛街打发时间的时候,你若是将时间投资在能提升自我价值的事上,比如多去图书馆多看书,掌握英语,找公司提前实习等,那毕业后你和同学之间的差距将显而易见,你会拥有优先于他们很多的机会。但前提是,你首先要做个会与自己独处的人,因为叔本华说:“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他自己。”

03 在独处中自我疗愈

一个抑郁症患者竟然在独处中成功疗愈了?

一位著名的精神分析师曾说过一个案例,面对一位抑郁的精神患者,他陪伴了对方三个月,然后奇迹般的痊愈了。

在这段时间里,这位精神分析师只是作为一名倾听者,认真倾听求助者说的每一句话,接纳他的所有情绪,除此没有多余的动作,甚至连专业的引导都没有。

这让我联系起自己的经历,当初一人来北京,因为在偌大的城市举目无亲加之工作压力过大,很快我就患上了轻微抑郁症。

回想起那段暗无天日的日子,每天很恐惧起床之后要面对的一切,吃不下饭体重狂减,常在工作间隙去洗手间默默捂脸小声啜泣……

时至今日,我很感谢我的那位好友。从不“好为人师”教我如何走出抑郁,也不过分夸大我糟糕的情况。每天通电话时耐心的听我倾诉内心的压抑情感,因为距离的问题无法陪伴在身边,但是建议我可以学会与自己独处,并在独处的过程中尝试自我疗愈。

后来,我在独处的时光中拥抱自己,与自己对话。将内心所有的压抑和焦虑写下来说给自己听,做自己最忠实的拥戴者,全面接纳一个不完整的自己。最终我勇敢的走出了那片阴霾。

其实,我们每个人有自我疗愈的能力。因为生活中的各种高压在心理防线奔溃之时,请留给自己足够的空间,相信独处就是最好的自我疗愈。

心非木石其无感?只有我们内心丰盈美满,才能带给别人温暖的光芒。

04 在独处中自我增值

哲学家叔本华曾说过:“要么庸俗,要么孤独。”意思是一个想要成功的人注定要学会独处这门学问,至少不会使自己为人处事落入俗套。

叶问作为咏春拳的一代宗师,在咏春拳的发展过程中,绝对是功不可没。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发扬咏春拳。

平时练拳的过程中最喜欢与木人桩独处,手与木桩的碰撞声响彻寂静的宅子,在这种漫长的与孤寂相处的过程中耐心打磨本领,最终探索出攻守兼备、刚柔并济的咏春拳,也是一套最权威的中国传统武术实战套路,最终享誉全球。

抛开一切凡尘琐事,在独处时回归静寂的心境,与自己的欲望和负面情绪和解。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处在当下浮躁的社会气息中,想要学习掌握一种技能或达到某个目标,独处显得更为重要,在与孤独静寂恬然处之的过程中打磨本领,最终拥抱成功的喜悦。

享受独处是一种优秀特质,在独处时实现自我增值更难能可贵。

著名演员陈道明出生于书香世家,坦言自己平时很看重与自己独处的时光,一人待在家里,喜欢练习毛笔字,手抄《道德经》之类的古书,或陶冶情操弹钢琴,或挥笔泼墨画山水,亦或坐在喜爱的中式座椅上读书写杂文。

冯小刚曾笑话他整日宅在家里,远不及一场饭局有用。

陈道明淡然一笑:“不为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声?不汲汲于名利,静下心来做一些无用却静谧美好的事,何尝不是一种修行?”

一个乐于独处的人,才能在孤寂中反省和思考,逐渐开悟。从平凡中看到不平凡,从世俗中看到生活的真谛,不会因为不合群而感到羞愧,更不会因为独处而感到孤单寂寞。因为坚信独处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

05 在独处中走得更远

林徽因说过,真正的淡定,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如果想衡量一个人的内心有多强大,就看他能不能一个人独处。

在独处时,我们能倾听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看清事物的本质,感受生活的真谛。用错误警醒自己的行为,用经验丰富自己的内心。这是一个人成熟的象征,也是内心强大的体现。

《百年孤独》里说:“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既然孤独从来都与我们如影相随,我们为何不与孤独和解?借助独处的时光丰盈我们的内心生活,让独处时的作为为我们的生活添加裨益,从而遇见更好的自己。

刘若英在新书《我敢在你怀里孤独》,讲述了在婚姻中彼此独立里相爱的重要性。

像她描述的那样,如果没有独处的过程,生活就永远是别人的生活加上你的生活的总和,不会是自己的生活。与他人相处在一起时,是自我无限缩小的过程,而独处是自己无限放大的过程。

反观身边有些恋爱后的女生,将自己的安全感和幸福全盘压在对方身上,所以很容易在感情里患得患失,逐渐失去自我。

如果发现一段感情已悄无生息的成为自己的束缚,这时不妨将注意力逐渐重新转移到自己身上,从感情中暂时跳脱出来,多给彼此空间,或许能体会到更多的幸福感。

在爱情里勇于独处很重要,这是保持独立人格和成熟心态的体现,也是不易迷失自我的方式。

06

林语堂曾说:孤独两个字拆开,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

稚儿擎瓜柳蓬下,细犬逐蝶深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唯我空余两鬓风。孩童水果猫狗飞蝇当然热闹,可都与你无关,这就叫孤独。”

以前总觉得独处是种怪癖,胆怯于面对别人异样的眼光,违背内心意愿一味追求合群。

真正合群是真,不快乐也是真。后来越长大越发现,人生的路终究要靠自己走,与他人毫无无关。与其为了合群迷失自我,不如脱下伪装享受与自己独处的时光。

周国平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我认为在独处时才能达到这种美好的境界,真正享受到安静的妙处。龙应台说:“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源于孤独。”

所以真正优秀的人一定喜欢独处,因为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秀来源于独处时丰富充盈的心境。

你可能感兴趣的:(真正优秀的人,往往喜欢独处)